4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成因联系图中的恰当位置。
A.燃烧矿石燃料
B.土质疏松
C.风力加大
D.二氧化碳增加
E.过度放牧
F.过度开垦
|
(2)结合上述成因联系图,人类为
防治沙尘暴的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
42.图15为《我国部分地区涝灾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
![]() |
(1)读左图说明我国涝灾的分布规律。(2分)
(2)左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5分)
(3)说明右图中B地区干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
(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3分)
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图13所示,读图完成38-40题。
38.该山地是我国的
( )
A.秦岭 B.武夷山脉
C.南岭 D.长白山脉
39.影响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 ( )
A.降水 B.热量
|
40.该山地南侧频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
A.泥石流、滑坡 B.寒潮、台风
C.沙尘暴、洪涝 D.火山、地震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读图12,回答32-33题。
32.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
成城镇的是 ( )
A.a
B.b
C.c
D.d
33.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
|
A.土地生产力大小 B.水资源的多少
C.基础设施的建设 D.经济规模的设想
读图11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30-31题。
|
30.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3000米
C.A、B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
D.A、B两坡雪线较高的是A坡
31.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