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的图例、注记。
考情分析
本专题是地理学的入门基础知识,容易联系其他考点(地球运动、区域地理、人文地理),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考查的形式主要以最新的热点作背景,给予区域图形信息,侧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
近年来与经纬线(度)知识有关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考查经纬线的有关知识,主要考点有方向判断、比例尺计算、两地间的距离计算等,这些考点更多地从生活、实用的角度切入出现在试题中;二是经纬线知识只是地图中的一个条件,是准确定位的依据,区域位置决定了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影响区域的人文活动,因此利用经纬线和地图信息进行空间定位依然是解题的关键。
地图知识考点主要集中在空间定位、方向判断、比例尺应用、地图信息处理、绘制简单地图等知识点上。
高考试题中该考点呈现形式的变化:
⑴由单纯考查地球和地图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应用,由单一视角向多视角综合考查转变。
⑵试题会以北极星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状况;北京时间或某一时间;当地的气压带、风带、气候特点、突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等信息来传递该地的准确经纬度位置或大体位置。
⑶尽量将经纬线、海陆轮廓、区域轮廓、等值线等地图要素组合在一起,把高中地理必修中的基本原理应用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之上,成为地理非选择题命题的主流。
⑷试题中区域地图呈现局部化、大比例尺化甚至出现辅图、虚拟地图。
⑸运用各种地图说明地理事物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涉及内容偏重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知识。
⑹随“3S”技术和电子地图的大众化应用,地图内容广扩,图例、注记及表达形式层出不穷。
重点、难点
1.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经纬网
①纬线都是圆,长度不等(2πRcosθ),指示东西方向。赤道为零度,北纬、南纬各有90°。低纬、中纬和高纬;南北半球划分。
②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经线是半圆(πR),指示南北方向。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东经、西经180度; 20°W和160°E分东、西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