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4.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2、如右图所示,导致全球变暖、欧洲冬季气温异常偏高的环节主要是( )
A.a B.b
C.c D.d
1、如果大气中平流层的臭氧被破坏,结果是 ( )
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
B.地面失去保温层,全球气候趋向严寒
C.太阳紫外线大量到达地表,伤害生物与人类
D.使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材料一 2006年,欧洲的冬天不太冷:冬天已经降临,在动物园里,本该冬眠的狗熊仍然精力旺盛,水鸟和长颈鹿纷纷在露天嬉戏;在一些地方,女孩穿着短裙走上街头,许多滑雪场由于缺少降雪不得不推迟开放时间……
材料二 大气温室效应形成示意图。
35.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 )(2分)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洼地 C低缓的平原 D宽敞的高原
(2)图中B、C两处锋面中,实际存在的是 锋面 (2分)
(3)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6分)
34.材料一:2007年11月中旬,瑞士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而孟加拉国遭遇了强热带风暴的袭击,两国都受灾严重,读瑞士孟加拉国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暴风雪和强热带风暴都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损失,造成这两种灾害的天气系统分别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请简要回答它们各自的灾害构成。(6分)
(2)分析两国地形有何不同特点?它们的地形特点对两国灾害的形成有何影响?(8分)
33.读下图BDC为晨昏线(阴影表示夜),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D到F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若一架飞机从B地飞行到C地的最短航程方向是 。
(4此时,全球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 。
(5)A点日出的地方时为 。
(6)此时太阳高度在全球的分布状况是 。
(7)建筑物的影子与自身高度相等的地方有 和 。
(8)赤道上昼弧的范围是 。
(9)正午时刻物体日影朝北的纬度范围是 和 。
32.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第Ⅱ卷 客观试题(36分)
3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0.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 B.50<T<150 C.150<T<200 D.50<T<100
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读后回答31-32题。
29.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