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2、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完成3-8题。
1. 关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大
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D.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均衡的发展态势
10、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①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②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③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貂复合生态模式 ④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牲畜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天天十分钟练(十)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9、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8、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7、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8-9题。
6、②地区鲜花种植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是( )
①丰富的光热条件 ②肥沃的土壤条件 ③低廉的劳动力 ④先进的保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下列对①和③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有(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4、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宜农荒地多,可大力开发成为商品粮基地
B、为保持生态平衡,应禁止砍伐天然林
C、河流众多,可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D、人口稠密,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读下图,回答5-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