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氧化汞受热分解3.加热高锰酸钾4.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6.高温煅烧石灰 置换反应: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916[举报]
(2010?海沧区质检)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十分重要.阅读图,回答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图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各写一个)
(2)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
①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被认为是当前最为现实的减排对策.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是指将二氧化碳压缩注入到地下深部适宜地层中,使其与大气隔离.下列填埋方式中,二氧化碳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液体填埋--二氧化碳以气体或超临界流体的形态存储在岩石盖层下
B.溶解填埋--二氧化碳直接溶解在地下水中
C.矿物填埋--二氧化碳直接或间接与地层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碳酸矿物
③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倡导“低碳生活”(指生活作息时尽力减少能量消耗,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你践行“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图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各写一个)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
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的燃烧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①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4H2
2H2O+CH4
| ||
△ |
CO2+4H2
2H2O+CH4
.
| ||
△ |
②“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被认为是当前最为现实的减排对策.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是指将二氧化碳压缩注入到地下深部适宜地层中,使其与大气隔离.下列填埋方式中,二氧化碳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A
(填字母).A.液体填埋--二氧化碳以气体或超临界流体的形态存储在岩石盖层下
B.溶解填埋--二氧化碳直接溶解在地下水中
C.矿物填埋--二氧化碳直接或间接与地层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碳酸矿物
③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倡导“低碳生活”(指生活作息时尽力减少能量消耗,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你践行“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举一例).节能、环保、高效、新材料的使用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
(1)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
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生物质能
(2)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如1图所示),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世博会历史上太阳能发电技术最大规模的应用,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2如下:
①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在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②写出SiHCl3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该转化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BC
ABC
.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
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生物质能
(2)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如1图所示),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吸附
吸附
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世博会历史上太阳能发电技术最大规模的应用,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2如下:
①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在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爆炸
爆炸
;②写出SiHCl3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HCl3+H2
Si+3HCl
| ||
SiHCl3+H2
Si+3HCl
.
| ||
③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该转化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HCl
HCl
.
节能、环保、高效、新材料的使用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
(1)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______.
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
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生物质能
(2)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如1图所示),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
(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世博会历史上太阳能发电技术最大规模的应用,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2如下:
①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在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
②写出SiHCl3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Si+3HCl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______.
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
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生物质能
(2)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如1图所示),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
(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世博会历史上太阳能发电技术最大规模的应用,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2如下:
①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在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
②写出SiHCl3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Si+3HCl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产生了兴趣,甲乙两组同学围绕这瓶氢氧化钠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②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反应方程式为:
②如果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变质,甲组同学认为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后,溶液应呈无色,乙组同学思考后认为甲组同学的想法是错误的,原因是:
.
③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二: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①甲组同学:称取20.00样品,放入过量的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②乙组同学:称取20.0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先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在交流时,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的同学都一致认为可以.但小明思考后,觉得甲、乙两种方案都不妥,理由是:
(2)小明又重新设计新方案:先用电子秤准确称取20.00g变质的NaOH样品放入锥形瓶中,用电子秤秤得锥形瓶及样品的总质量为70.00g,再把175.00g7.3%稀盐酸平均分成7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用电子秤秤得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不要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①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②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②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
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如果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变质,甲组同学认为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后,溶液应呈无色,乙组同学思考后认为甲组同学的想法是错误的,原因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
③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除去碳酸钠 |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CaCl2=2NaCl+CaCO3↓ |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 向过滤后的滤液中滴入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
变红 变红 |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①甲组同学:称取20.00样品,放入过量的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②乙组同学:称取20.0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先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任选一组写出计算过程)交流与反思
交流与反思
(1)在交流时,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的同学都一致认为可以.但小明思考后,觉得甲、乙两种方案都不妥,理由是:
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2)小明又重新设计新方案:先用电子秤准确称取20.00g变质的NaOH样品放入锥形瓶中,用电子秤秤得锥形瓶及样品的总质量为70.00g,再把175.00g7.3%稀盐酸平均分成7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用电子秤秤得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第七次 |
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 | 95.00 | 120 | 145 | 170 | 192.8 | 215.6 | 240.6 |
40.0%
40.0%
(不要写出计算过程)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产生了兴趣,甲乙两组同学围绕这瓶氢氧化钠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①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②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②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
【设计实验】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反应方程式为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二: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设计方案】
①甲组同学:称取16.40g样品,放入过量的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②乙组同学:称取16.4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先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决问题】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交流与反思】
(1)在交流时,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的同学都一致认为可以.但小明思考后,觉得甲、乙两种方案都不妥,理由是:
小明又重新设计新方案:先用电子秤准确称取16.40g变质的NaOH样品放入锥形瓶中,用电子秤秤得锥形瓶及样品的总质量为51.40g,再把175.00g 7.3%稀盐酸平均分成7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用电子秤秤得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提出问题】①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②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②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
【设计实验】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除去碳酸钠 |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 |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CaCl2=2NaCl+CaCO3↓ |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 向过滤后的滤液中滴入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
变红 变红 |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
【设计方案】
①甲组同学:称取16.40g样品,放入过量的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4.40g二氧化碳.(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②乙组同学:称取16.4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10.00g.(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先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决问题】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设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
x=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64.6%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64.6%.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106 |
x |
44 |
4.4g |
x=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6g |
16.40g |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64.6%.
设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
x=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64.6%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64.6%.
.(任选一组数据进行计算,写出过程)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106 |
x |
44 |
4.4g |
x=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6g |
16.40g |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64.6%.
【交流与反思】
(1)在交流时,老师问同学们“能否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的同学都一致认为可以.但小明思考后,觉得甲、乙两种方案都不妥,理由是:
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样品中有水,无法测出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小明又重新设计新方案:先用电子秤准确称取16.40g变质的NaOH样品放入锥形瓶中,用电子秤秤得锥形瓶及样品的总质量为51.40g,再把175.00g 7.3%稀盐酸平均分成7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用电子秤秤得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第七次 |
锥形瓶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 | 76.40 | 101.40 | 126.40 | 151.40 | 174.20 | 197.00 | 222.00 |
48.8%
48.8%
.(不要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