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摘要: (1) NH4NO3 > (3) a:H2O.稀HNO3.浓HNO3 b:CO2(N2.H2合理答案均可) c:装置②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3941
[举报]
根据要求填空:
(1)下列电解质中,①NaCl;②NaOH;③NH
3
?H
2
O;④CH
3
COOH;⑤BaSO
4
;⑥AgCl;⑦H
2
O,
①②⑤⑥
①②⑤⑥
是强电解质;
③④⑦
③④⑦
是弱电解质.(填序号)
(2)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Kw=1.0×10
-13
,则该温度时纯水的pH
<
<
7(填“>”、“=”或“<”).
(3)向2份0.1mol?L
-1
CH
3
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
NO
3
、Na
2
SO
3
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
3
COO
--
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减小
减小
、
增大
增大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1?崇明县一模)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作溶剂,就能鉴别的是( )
A.CCl
4
、C
6
H
14
、CH
3
CHO三种液体
B.MnO
2
、CuO、FeS 三种固体
C.NH
4
NO
3
、NaOH、NaCl 三种固体
D.BaSO
4
、NaHCO
3
、CaCO
3
三种固体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
4
NO
3
-HNO
3
+N
2
+H
2
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3
B.5:4
C.1:1
D.3:5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3?张家口一模)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屑溶于稀硫酸:2Fe+3H
2
SO
4
=Fe
2
(SO
4
)
3
+3H
2
↑
B.食盐溶于硝酸钾溶液:NaCl+KNO
3
=NaNO
3
+KCl
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
2
+H
2
O=H
2
CO
3
D.硝酸铵与烧碱不可共存是因为:NH
4
NO
3
+NaOH=NaNO
3
+NH
3
?H
2
O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
2
)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如图a、b、c三个装置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制氮气选择
a
a
装置、制氢气选择
b
b
装置(填装置编号).
(2)将氮气和氢气通过上图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能够起到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
干燥气体
干燥气体
的作用.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除氨外常含有大量的氮气和氢气,将该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不会发生倒吸现象,原因是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氢气两种气体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氢气两种气体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的热使铂丝保持红热
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的热使铂丝保持红热
,锥形瓶中还有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BCD
BCD
(可多选).
A H
2
B NO
2
C HNO
3
D NH
4
NO
3
(5)写出乙装置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4NH
3
+5O
2
催化剂
.
△
4NO+6H
2
O
4NH
3
+5O
2
催化剂
.
△
4NO+6H
2
O
.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
+
、OH
-
、
NH
4
+
NH
4
+
、
NO
3
-
NO
3
-
离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