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右图所示是用稀硫酸与锌反应测定反应速率的装置.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在锥形瓶中加入锌.通过测定产生一定量气体所用的时间来测定反应的速率.现用50 mL 1 mol/L硫酸.在锥形瓶中加入下列各种锌.其中产生H2最快的是 ( ) A.纯的锌粒 B.纯的锌粉 C.含少量铜杂质的锌粒 D.含少量铜杂质的锌粉 解析: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电化学腐蚀的反应速率远大于化学腐蚀.即形成原电池会大幅度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D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3130[举报]

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14分)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活动。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把2g锌粒放入锥形瓶内,通过分液漏斗加入1mol·L-1稀硫酸40mL,收集10mL气体,通过记录       得到反应速率为XmolL-1·min-1。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乙同学用图2装置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①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Na2CO3、NaCl的固体混合物和稀硫酸应分别置于                    仪器中(填仪器编号);

②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来替代,这种仪器的名称是      

③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A连接      ,B连接     ,C连接       

(填写各接口的编号)。

④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收集完气体后,丙装置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丙同学与甲同学实验目的相同:用图3装置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但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分析其中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大的主要原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4分)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活动。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把2g锌粒放入锥形瓶内,通过分液漏斗加入1mol·L-1稀硫酸40mL,收集10mL气体,通过记录      得到反应速率为XmolL-1·min-1。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乙同学用图2装置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①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Na2CO3、NaCl的固体混合物和稀硫酸应分别置于                 仪器中(填仪器编号);
②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来替代,这种仪器的名称是     
③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A连接     ,B连接    ,C连接      
(填写各接口的编号)。
④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收集完气体后,丙装置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丙同学与甲同学实验目的相同:用图3装置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但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分析其中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大的主要原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4分)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活动。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把2g锌粒放入锥形瓶内,通过分液漏斗加入1mol·L-1稀硫酸40mL,收集10mL气体,通过记录       得到反应速率为XmolL-1·min-1。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乙同学用图2装置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①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Na2CO3、NaCl的固体混合物和稀硫酸应分别置于                     仪器中(填仪器编号);

②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来替代,这种仪器的名称是      

③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A连接      ,B连接      ,C连接       

(填写各接口的编号)。

④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收集完气体后,丙装置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丙同学与甲同学实验目的相同:用图3装置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但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分析其中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大的主要原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