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由给定废料.回收.提取或制备某一物质. 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主要涉及原料.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程序和仪器.设备.核心是原料.由原料可确定反应原理.推导出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学法建议 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可考查各个层次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从发展趋势看.今后高考对考生设计简单实验能力的考查将予以较多的关注和尝试.但考虑到高考的时限性.加之理科综合考试的形式.这种题的难度将不会太大.建议本节复习应掌握以下几点: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2406[举报]

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2013?安徽模拟)铜陵有色股份有限公司电线电缆厂属国家电线电缆、绕组线行业专业生产厂.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乙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O2
 △ 
.
 
2CuSO4+2H2O),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1)甲方案的①、③两个步骤中,与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2Cu+O2
  △  
.
 
2CuO
2Cu+O2
  △  
.
 
2CuO
; ③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2)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
(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
甲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甲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3)丙认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丙这么说的道理是:
将Cu完全置换出来
将Cu完全置换出来

丁又提出了疑问:“如果铁过量,剩余的铁粉会混在红色粉末中,该怎么处理呢?”.
请提出你的想法:
所得铜粉酸洗后再洗涤、干燥
所得铜粉酸洗后再洗涤、干燥

(4)最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但同时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结晶后,会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如果直接排放掉滤液,不仅造成了浪费,还会
造成水污染或环境污染
造成水污染或环境污染

(5)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质量分数为36.8%,问每10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能配制出这种稀硫酸
4900
4900
g,需水
3060
3060
mL(水的密度为1.0g/mL),在实验室中稀释浓硫酸时,是如何操作的: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过程Ⅰ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过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4Co3O4+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
4Co3O4+Na2S2O3+11H2SO4=12CoSO4+Na2SO4+11H2O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
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
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和Ⅳ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Ⅳ中起的作用是
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BCD
BCD
(填序号).
A、c(Na+)=2c(CO32-
B、c(Na+)>c(CO32-)>c(HCO3-
C、c(OH-)>c(HCO3-)>c(H+
D、c(OH-)-c(H+)═c(HCO3-)+2c(H2CO3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如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
CoCl2?2H2O
CoCl2?2H2O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

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c(Na+) = 2c(CO32-)

B.c(Na+) > c(CO32-) > c(HCO3-)

C.c(OH-) > c(HCO3-) > c(H+)

D.c(OH-) - c(H+) = c(HCO3-) + 2c(H2CO3)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下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