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摘要:4.2007关注气候变化.新节能技术应对全球变暖.科学家研究表明.CO2和H2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使之发生反应生成烃和水.已知在443-473K时.用钴(Co)作催化剂可生成C5-C8的烷烃.这是人工合成汽油的方法之一.要达到该汽油的要求.CO2和H2的体积比不可能为 ( ) A.1:4 B.3:8 C.5:16 D.8:25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2004
[举报]
美国《科学》杂质评选的2001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是国际气候变化研究专家组首次正式表明,过去50年中的全球变暖现象很可能是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CO
2
聚集造成的.科学家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有科学家提出可以将CO
2
通过管道输送到海底,这样可减缓空气中CO
2
浓度的增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送到海底越深的地方,CO
2
溶解得越多,同时CO
2
可能液化甚至变成干冰
B.把CO
2
输送到海底,会使海水酸性增强,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C.把CO
2
输送到海底,这是人类减缓空气中CO
2
浓度的增加的唯一办法
D.要减缓空气中CO
2
浓度的增加,最有效的措施是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0?德阳模拟)“促进低碳经济,减少CO
2
的排放”是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主题.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推广煤的干馏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的燃料
B.利用工业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
C.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D.大力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2009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纵然世界各国仍就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中国慈善首富陈光标2010年11月5号创作的低碳之歌--《让我们再回到从前》让低碳概念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新能源开发中的燃料电池是低碳研究的重要领域.
(1)可燃性的有机物和氧气在理论上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中的反应物,现以C
x
H
y
O
z
表示燃料电池中的有机反应物,O
2
为正极反应物,40%的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请写出C
x
H
y
O
z
-O
2
-KOH燃料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2)茨城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质子交换膜二甲醚燃料电池(DDFC),该电池有较高的安全性.电池总反应为:CH
3
OCH
3
+3O
2
=2CO
2
+3H
2
O,电池示意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
2
+2H
2
O+4e
-
=4OH
-
D.电池工作时,1mol二甲醚被氧化时有6mol电子转移
(3)若用C
3
H
8
-O
2
-KOH构成燃料电池,当有11克丙烷在电池的负极完全反应,则在电池的外电路上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此过程中放出的总能量为A KJ,并已知1molCO
2
与足量K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B KJ.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将一定数量的C
3
H
8
-O
2
-KOH燃料电池按一定方式进行串联或者并联组成电池组以满足电解需要的电压.现用该电池组电解500mL某CuSO
4
的稀溶液,电解后的溶液需要加入98克Cu(OH)
2
才能使溶液恢复到原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和质量.若忽略电池组在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其能量全部用来电解CuSO
4
溶液,计算:
①原CuSO
4
的溶液的浓度.
②该电池组消耗的丙烷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11?杭州一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B.2010年12月l0日刚刚结束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其主要议题是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C.华裔科学家高琨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
D.超级病菌NDM-l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死亡率很高.为防止超级病菌的感染,要加强环境、个人的卫生和消毒,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酒精等适宜的物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2009年12月在丹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喻为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围绕CO
2
的排放量各国之间在相互指责的同时,也展开了激烈的谈判.其实要想从根本上减少CO
2
的排放,关键是要不断开发并使用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的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①天然气②煤③氢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A.①②④
B.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