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溴酸钾(KBrO3)为白色晶体.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分析试剂.工业上 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生产溴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合成Ⅰ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合成Ⅲ 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3)加入MgO目的是 . (4)“过滤Ⅰ 得到的滤渣主要成分为 . (5)溴酸钾具有毒性.食用少量即可引起呕吐和肾脏的损伤.加热到370℃分解为溴化 钾和氧气.然而美.日等国都允许在油炸薯片中添加一定量溴酸钾.以改善薯片的口 感.我国也曾允许用作烘焙面包的添加剂.但已于2005年7月开始全面禁止在食品 中使用溴酸钾.从化学原理分析推测.有关国家认为在油炸薯片中添加溴酸钾是“安 全 的理由是 .而我国认为不安全的理由是 . 解析:本题以溴酸钾的制备和在食品中的应用为载体.主要考查电解饱和食盐水.单 质溴的性质.氯化镁的性质.溴酸钾的性质等.综合性很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难.“合成Ⅰ 中发生的反应.很容易根据思维定势写成溴与水或 氯气与水的反应.应该结合实验目的和物质的性质(氯气和溴具有很强的 氧化性).写出发生反应,加入过量MgO后.MgO被生成的两种酸(HCl.HBrO3)溶 解.根据流程图可推知“合成Ⅲ 反应后生成了溴酸钾.故此时一定发生了下列反应: 2KCl+Mg(BrO3)2===2KBrO3+MgCl2.因为流程图中有“过滤Ⅱ .所以可推知溴酸 钾留在溶液中.再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推断此时应有晶体析出且晶体是 氯化镁,结合信息写出方程式.并解释造成“不安全 的原因还是溴酸钾的存在. 答案:(1)2Cl-+2H2O Cl2↑+H2↑+2OH- (2)5Cl2+Br2+6H2O===2HBrO3+10HCl MgCl2在饱和溶液中易结晶析出.有利于 KBrO3的生成 (3)中和“合成Ⅰ 溶液中H+.促进BrO3-的生成.有利于“合成Ⅲ 中KBrO3与 Cl-(MgCl2)的分离.提高产品纯度 (4)MgO (5)2KBrO32KBr+3O2↑ 油炸或烘焙的温度条件下不能保证KBrO3完全分解生成 无毒的KBr.残留KBrO3会引起食物中毒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81279[举报]

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并从海水中提取溴及制取含溴化合物,设计了一系列工艺流程和实验。
(1)蒸馏法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淡化海水的方法,技术和工艺比较完备,但由于大量使用燃煤,因此能耗多。排污量大。为克服蒸馏法淡化海水的缺陷,请你对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工艺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吹出法是目前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常用方法,流程如下
a.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了从反应③后的溶液中得到溴单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四氯化碳后,再进行___________操作,该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最后进行蒸馏得到溴单质。
(3)用氯气生产溴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溴酸钾(KBrO3)为白色晶体,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分析试剂,加热到370℃分解为溴化钾和氧气。
“合成”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
“趁热过滤”过程中“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溴酸钾具有毒性,食用少量即可引起呕吐和肾脏的损伤。然而美、日等国都允许在油炸薯片中添加一定量的溴酸钾,以改变薯片的口感。我国也曾允许其用作烘焙面包的添加剂,但已于2005年7月开始全面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溴酸钾。从化学原理分析推测,有的国家认为在油炸薯片中添加溴酸钾是“安全”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国认为不安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