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2.如图5所示.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o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CB的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 (1)三角尺旋转了多少度? (2)连接CD.试判断△CBD的形状. (3)求∠BDC的度数. (4)若BC=.求直角三角尺ABC旋转扫过的面积. 图5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7890[举报]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5/25/8bd9e148.png)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5/25/8bd9e148.png)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
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
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
,这一现象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烧杯的作用是对比
对比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此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低
低
“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同时还可以说明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
碘遇淀粉变蓝
碘遇淀粉变蓝
、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
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
.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http://thumb.zyjl.cn/pic5/upload/201307/51d5b11d90a01.png)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__.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1144537042590042/SYS201310311445370425900026_ST/images0.png)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1144537042590042/SYS201310311445370425900026_ST/images0.png)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611/2014061112085841730016.png)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611/2014061112085841730016.png)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
26、Ⅰ通过学习化学,我们认识了很多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请你选择适当的物质在以下的选项中填空(填序号).
①不锈钢 ②金刚石 ③水 ④氢氧化钙 ⑤氧气 ⑥羊毛
(1)能供人体呼吸的是
Ⅱ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请根据下列生活中的事实填空.
(1)下列各类食物中糖类含量最丰富的是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fa18de2b.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0f31197d.png)
(2)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骨质疏松,易骨折.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把少量金属钙加入到牛奶中即是高钙牛奶
②钙的原子核中含20个质子
③钙元素主要存在于牛奶、豆制品中
④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3) 家庭生活中常使用下列用品,其中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9198e924.png)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不锈钢 ②金刚石 ③水 ④氢氧化钙 ⑤氧气 ⑥羊毛
(1)能供人体呼吸的是
⑤
(2)属于蛋白质的是⑥
(3)能中和酸性土壤的是④
Ⅱ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请根据下列生活中的事实填空.
(1)下列各类食物中糖类含量最丰富的是
③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fa18de2b.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0f31197d.png)
(2)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骨质疏松,易骨折.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
.①把少量金属钙加入到牛奶中即是高钙牛奶
②钙的原子核中含20个质子
③钙元素主要存在于牛奶、豆制品中
④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3) 家庭生活中常使用下列用品,其中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②④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9198e92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