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
【答案】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将,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据此分子解答即可.
解答:解:实验一:(2)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会看到溶液变红的现象,故填: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氨水具有挥发性,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变红,空气中放置的B是为了做对比试验,说明不是空气使酚酞变红,故填: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对比;
实验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氨分子的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故填: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实验三: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且不同的分子间隔不同,将糖溶解在水中,体积会小于糖和水的体积之和,故填:低,分子间有间隔,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实验四:根据描述可知,碘遇淀粉变蓝,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此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其他物质的分子,故填:碘遇淀粉变蓝,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分子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南京)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的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的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NaOH+HCl=NaCl+H2O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B
B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拓展应用】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铝被称为“年轻的金属”,据世界化学史记载,金属铝是在1825年才被英国化学家戴维制得.今天,铝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①铝在地壳中的含量居所有金属元素的第
1
1
位,根据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身份证”,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3
13
,如图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
B
B
(填序号)
A.铝原子         B.铝离子       C.铝分子
②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同时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2Al2O3
 通电 
.
 
4Al+3O2
2Al2O3
 通电 
.
 
4Al+3O2

③工业上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物X,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再将物质X、N2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AlN和CO.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l2O3+N2+3C
 一定条件 
.
 
2AlN+3CO
Al2O3+N2+3C
 一定条件 
.
 
2AlN+3CO

(2)铝合金比单质铝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产物NaAlO2溶于水);Fe、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    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溶液.
实验方案 实现现象 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30%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合金中一定含有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
10%盐酸
10%盐酸
,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合金中一定含有
铁和铜
铁和铜
[探究结论]猜想3成立.
[反    思]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等质量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比其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氢气
A
A
(选填序号)
A.多          B.少           C.相等          D.无法比较
(3)在烧杯中加入4.28g久置空气中的铝箔,再滴加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产生氢气
0.4
0.4
g.
②刚开始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铝箔表面有
致密
致密
(选填“致密”或“疏松”)的氧化层.氧化层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6HCl=2AlCl3+3H2O

③所滴加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
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
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
,这一现象说明
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烧杯的作用是
对比
对比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此现象说明了: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同时还可以说明
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
碘遇淀粉变蓝
碘遇淀粉变蓝
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
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
.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__.
[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
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