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验1:把烧的红热细铁丝伸到盛有Cl2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把少量水注入集气瓶中.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与解释: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这是FeCl3的小颗粒.加水振荡后.生成黄色溶液. 实验2: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层细砂)里.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实验3: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现象与解释:红热的铁能跟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这种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这是氢气. 实验4: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然后分别注入5mL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都有气泡产生.试管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说明铁与酸反应生成Fe2+和H2. 实验5:在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铁丝有什么变化. 现象与解释: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了单质铜. 实验6:在试管里注入少量FeCl3溶液.再逐滴滴入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溶液里立即生成沉淀.这是Fe(OH)3. 实验7: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FeSO4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挤出NaOH溶液后.开始时析出一种白色的絮状沉淀.这是Fe(OH)2.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这是因为白色的Fe(OH)2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Fe(OH)3. 实验8: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Fe3+遇KSCN溶液变成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Fe3+与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3++3SCN-=Fe(SCN)3. 实验9:在上述“实验7 中盛有FeCl2和KSCN溶液的试管里再滴入几滴新配制的氯水.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中的Fe2+被氯气氧化成了Fe3+. 实验10:在试管里加入5mL FeCl3溶液.加入几滴盐酸和适量还原铁粉.振荡一会儿.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溶液不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的Fe3+被铁还原成了Fe2+.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67285[举报]

(08上海松江区模拟)在研究硝酸的性质时,某班级学生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试管中加入铜片和浓硝酸,片刻后,立即塞上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导管伸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实验二:试管中加入铜片和稀硝酸(可适当加热),片刻后,立即塞上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导管伸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实验三:试管中加入红热的木炭和浓硝酸,片刻后,立即塞上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导管伸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问:

(1)实验三现象                                         

(2)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实验二中硝酸的作用是                       

(4)若用铜来制取硝酸铜溶液,采用什么方法方法较好?(写出化学方程式)

                                                                     

(5)若把硝酸铜溶液制成硝酸铜晶体,应考虑哪些问题?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1,以上反应达到平衡后,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以下措施有利于提高H2O的平衡转化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加碳的用量   C.加入催化剂  D.用CO吸收剂除去CO
(2)又知,C(s)+CO2(g)?2CO(g),△H=+172.5kJ?mol-1
则CO(g)+H2O(g)?CO2(g)+H2(g)的焓变△H=
 

(3)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该电池负极通入的物质是:
 
,正极反应式为:
 

(4)将一定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x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900 1.0 2.0 0.4 1.6 3.0
通过计算求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工业生产是把水煤气中的混合气体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较纯H2用于合成氨.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 
一定条件
2NH3(g),△H=-92.4kJ?mol-1.实验室模拟化工生产,分别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反应,N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
精英家教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与实验Ⅰ比较,实验Ⅱ改变的条件为
 

②实验Ⅲ比实验Ⅰ的温度要高,其它条件相同,请在上图2中画出实验Ⅰ和实验Ⅲ中NH3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Fe、Cu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两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再分别迅速伸入盛满O2或Cl2的两个集气瓶中.其中能看到燃烧现象的集气瓶中所装气体是
Cl2
Cl2

(2)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HNO3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主要错误:①
两只试管中的液体均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两只试管中的液体均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②
加热液体的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向上倾斜
加热液体的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向上倾斜
纠正上述错误后,如将装置2中的铁片改成一段一端为螺旋状的铁丝,呈螺旋状的一端深人硝酸中,另一端伸出橡皮塞外,这种改进的优点是
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既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3)丙同学将乙同学的Fe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再将溶液倒人烧杯中并加入一块Cu片,发现Cu片逐渐溶解.
①丙同学依据反应中某一现象得出了乙同学实验后HNO3过量的正确结论,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
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
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

②丙同学认为铜片溶解可能还有另一化学反应的存在原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Cu=Cu2++2Fe2+
2Fe3++Cu=Cu2++2Fe2+

(4)丁同学取0.05molOi与足量浓HNO3反应,采用了正确的试验方法,但收集产生的气体不足0.1mol,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O2?N2O4
2NO2?N2O4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