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酸碱性的变化情况及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作用.能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解释某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5148[举报]

学习中和反应时,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用胶头滴管将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小文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对此合理的解释     

【探究二】:探究反应发生及反应终点问题

实验中,除了温度有变化外,没有任何现象能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是否已至终点,小苗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滴加试剂时同时搅拌)。

 


①通过实验现象,小苗排除了实验B,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②实验C中溶液的颜色最终变成了红色,但也被排除,原因是     

③实验时,老师告诉小苗:相对于实验A,实验D也有不足。通过下面的资料,你认为理由是     

【资料卡片】:

④小波认为:将NaOH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若得到白色固体,则说明反应生成NaCl,从而确认反应已发生,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探究三】: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1)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连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所得溶液沸腾时的温度      100℃(填“>”或“<”或“=”);

②实验后溶液一定显碱性的试管有      支,实验3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填“>”或“<”或“=”)实验2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③通过上述探究,你对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有何新的认识?      

(2)小岳在他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探究四】:从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中回收较为纯净的NaOH

小岳同学查阅了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见资料卡片),并按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资料卡片】:

 


①试剂A是      (填化学式)溶液;

②操作名称:Ⅰ      、Ⅱ      、Ⅲ     

③为获得纯度较高的NaOH固体,小岳同学应在干燥前将其用      进行淋洗。

【探究五】:测定NaOH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小海取13.5g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假设生成的CO2被完全吸收)。求:

①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分);

②在右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质量的关系图(不要求精确,1分);

解题过程: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小海方法有误,求出的NaOH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大,造成错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分)     

【反思提高】:欲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你对小海的实验会做怎样的改进?(1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学习中和反应时,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用胶头滴管将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小文发现: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对此合理的解释   ▲  

【探究二】:探究反应发生及反应终点问题

实验中,除了温度有变化外,没有任何现象能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是否已至终点,小苗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滴加试剂时同时搅拌)。

①通过实验现象,小苗排除了实验B,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  

②实验C中溶液的颜色最终变成了红色,但也被排除,原因是   ▲  

③实验时,老师告诉小苗:相对于实验A,实验D也有不足。通过下面的资料,你认为理由是   ▲  

【资料卡片】:

④小波认为:将NaOH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若得到白色固体,则说明反应生成NaCl,从而确认反应已发生,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  

【探究三】: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1)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连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所得溶液沸腾时的温度   ▲   100℃(填“>”或“<”或“=”);

②实验后溶液一定显碱性的试管有   ▲   支,实验3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   (填“>”或“<”或“=”)实验2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

③通过上述探究,你对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有何新的认识?   ▲  

(2)小岳在他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  

【探究四】:从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中回收较为纯净的NaOH

小岳同学查阅了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见资料卡片),并按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资料卡片】:

 


①试剂A是   ▲   (填化学式)溶液;

②操作名称:Ⅰ   ▲   、Ⅱ   ▲   、Ⅲ   ▲  

③为获得纯度较高的NaOH固体,小岳同学应在干燥前将其用   ▲   进行淋洗。

【探究五】:测定NaOH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小海取13.5g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假设生成的CO2被完全吸收)。求:

①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分);

②在右图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质量的关系图(不要求精确,1分);

解题过程:   ▲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小海方法有误,求出的NaOH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大,造成错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分)   ▲  

【反思提高】:欲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你对小海的实验会做怎样的改进?(1分)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提出可以用含铜废料制备胆矾(CuSO4·XH2O)。
查阅资料:(1)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会缓慢分解为氧气和水。对其水溶液加热、光照或加催化剂(如MnO2)都会促进其分解。
(2)CuSO4·XH2O可溶于水,在加热时会生成CuSO4和H2O。
I、硫酸铜的制备
方案1: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制备硫酸铜方案:

方案2:乙同学根据查阅资料找到了一种工业制备硫酸铜的流程:

(1)写出上述方案中的②处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     (填1或2)更合理。理由是:     
(3)方案2中,加入H2O2后要求温度控制在50℃到60℃加热的可能的原因为       
(4)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是在实验室中由稀释浓硫酸得到,在稀释浓硫酸时的操作是:  
                                      
(5)兴趣小组同学一致指出,将滤液经蒸发、降温结晶等操作后,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硫酸铜晶体。晶体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  
II、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结晶水(xH2O)含量的测定
学习小组取12.5g硫酸铜晶体(Cu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一温度的关系如图。

(1)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水分的失去,固体颜色将由蓝色逐渐变为     色,最终变为黑色;
(2)650℃以上时,硫酸铜固体就会发生分解,生成黑色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及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CuSO4·xH2O中x的值为     。(请写出计算过程)
(4)若将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0.4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剩余固体的化学式:            
Ⅲ、硫酸铜的应用
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石灰乳配成的一种天蓝色、粘稠的悬浊液,其有效成分是Cu4(OH)6SO4,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碱式盐可以写成盐和碱的形式,例如碱式碳酸铜可以写成CuCO3·Cu(OH)2,则Cu4(OH)6SO4可以写成盐和碱的形式为      ,其杀菌机理可看作是Cu2使病原菌失去活性,这说明病原菌的主体是     (填一种有机物名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