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第Ⅱ卷总分 核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常州市二○○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化 学 试 题 第Ⅱ卷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3763[举报]
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08年常州市)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08年常州市)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M、N分别是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上的点。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50℃时,M、N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
B.50℃时,其他条件不变,升温至60℃,M点向右平移,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
C.50℃时,其他条件不变,降温至40℃,N点向右平移,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 |
D.50℃时,向两饱和溶液添加溶质,M点不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 |
(8分)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⑴ 40℃时,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⑵ 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⑶ 将上述⑵中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 g.
⑷ 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①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
②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硝酸钾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⑸ 20℃时,将18克氯化钠溶解在80克水中,应至少蒸发 g 水才能形成饱和溶液。蒸发时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A.搅拌促进溶解 B.加速蒸发
C.防止液滴飞溅 D.引流缓冲
⑹右图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硝酸钾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
A.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B.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加入适量固体硝酸钾
C.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硝酸钾
D.从N→M:先过滤出适量固体硝酸钾再降温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100g水)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⑵ 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⑶ 将上述⑵中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 g.
⑷ 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①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
②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硝酸钾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⑸ 20℃时,将18克氯化钠溶解在80克水中,应至少蒸发 g 水才能形成饱和溶液。蒸发时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A.搅拌促进溶解 B.加速蒸发
C.防止液滴飞溅 D.引流缓冲
⑹右图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硝酸钾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
A.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B.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加入适量固体硝酸钾
C.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硝酸钾
D.从N→M:先过滤出适量固体硝酸钾再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