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37530[举报]
(1)写出装置D中分别盛放的试剂:D
(2)检查装置气密性,进行如下操作后A中氨基酸开始反应,请用序号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
(3)样品氨基酸充分燃烧后,待E装置气体冷却至室温后记录F装置的液面读数,请指出读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4)通过该实验所能测定的数据,能否确定该氨基酸的分子式:
II.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试验和研究.
(1)【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沉淀;
假设二:两者反应只生成Cu(OH)2沉淀;
假设三:
(2)【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KSP〔CuCO3〕=1.4×10-10
KSP〔Cu(OH)2〕=5.6×10-20若只由此数据结合适当计算来判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假设
(3)【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CuS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①过滤,②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①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U 形管.
②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③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保证装置中的水蒸气和CO2被C、D装置完全吸收.
④数据记录:
(4)【实验结论】
利用上述数据初步判断该沉淀的成分是CuCO3和Cu(OH)2,在沉淀中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装置的质量(g) | C装置的质量(g) | D装置的质量(g) | |
实验前 | 15.4 | 262.1 | 223.8 |
试验后 | 6.1 | 264.8 | 230.4 |
(1)配制质量分数20%的硫酸需要100mL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和
(2)图1中烧瓶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图2是图1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有:①
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设计:
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某仪器A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晶体.
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Fe2(SO4)3,即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先后加入物质甲、物质乙,取样检验后,过滤、蒸发、结晶,滤渣可循环使用.[已知Fe(OH)2、Fe(OH)3和Cu(OH)2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9.6、3.7和6.4.]
(4)方案l中的A仅器名称是
(5)方案2中物质甲可以是
a.Cu b.CuCO3 c.CuO d.氨水 e.氯水 f.双氧水
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有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①:取样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方法②:径向层析→喷KSCN溶液
指出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6)用铜粉制硫酸铜,上述方案1、方案2都不是十分理想,一种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在氧气存在时用热稀硫酸与铜粉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 ||
| ||
(1)甲组同学探究“使带火星木炭复燃时O2的体积分数的极限”.将氧气和空气(假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按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得100mL气体A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V(O2)/mL | 60 | 40 | 20 | 12 | 10 |
V(空气)/mL | 40 | 60 | 80 | 88 | 90 |
现象 | 木炭复燃 | 木炭复燃 | 木炭复燃 | 木炭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 | 木炭 不复燃 |
①使带火星木炭复燃的O2的体积分数最小约为
②用带火星木炭检验集气瓶里是否集满O2,若木炭复燃,能否认为集气瓶里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O2?答:
③若按照3:2的比例混合O2和CO2气体,该混合气体能否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
答:
编号 | 制取气体A(下列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 | B中的现象 | 结论 | ||||
a | 在烧瓶中加热适量浓HNO3 4HNO3
|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不复燃,火星熄灭 | NO2不支持燃烧 | ||||
b | 加热AgNO3固体 2AgNO3
|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复燃 | NO2支持燃烧 | ||||
c | 加热Cu(NO3)2固体 2Cu(NO3)2
|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炭复燃 | NO2支持燃烧 |
你认为a、b、c三个结论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
a.
b.
c.
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试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沉淀;
假设二:两者反应只生成Cu(OH)2沉淀;
假设三: ;
(二)【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KSP〔CuCO3〕=1.4×10-10 KSP〔Cu(OH)2〕=5.6×10-20
若只由此数据结合适当计算来判断,假设 是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CuS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①过滤 ,② ,③干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① 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② 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③ 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 。
④ 数据记录:
| B装置的质量(g) | C装置的质量(g) | D装置的质量(g) |
实验前 | 15.4 | 262.1 | 223.8 |
试验后 | 6.1 | 264.8 | 230.4 |
利用上述数据初步判断该沉淀的成分是CuCO3和Cu(OH)2,在沉淀中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所得沉淀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请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试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沉淀;
假设二:两者反应只生成Cu(OH)2沉淀;
假设三: ;
(二)【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KSP〔CuCO3〕=1.4×10-10 KSP〔Cu(OH)2〕=5.6×10-20
若只由此数据结合适当计算来判断,假设 是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CuS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①过滤 ,② ,③干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① 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② 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③ 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 。
④ 数据记录:
| B装置的质量(g) | C装置的质量(g) | D装置的质量(g) |
实验前 | 15.4 | 262.1 | 223.8 |
试验后 | 6.1 | 264.8 | 230.4 |
(四)【实验结论】
利用上述数据初步判断该沉淀的成分是CuCO3和Cu(OH)2,在沉淀中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所得沉淀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请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