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pH= 6的无色的盐酸溶液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然后再逐渐滴入氢氧化钠至过量.在操作过程中溶液会由无色依次变为 色. 色. 色.溶液中pH逐渐 .最后pH 7.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3192[举报]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
(1)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
(3)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___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4)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分别是 _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6)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_________ 性;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7)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 _________ ,②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