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某HCl溶液分成两等分.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MgO.MgCO3固体.完全反应后.所得MgCl2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所加的固体关系图正确的是 (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2938[举报]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3/32/f4b34a20.png)
(1)根据如图中的实验现象判断,稀盐酸里的A、B、C、D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是(填字母)
D
D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3/32/3cf6bb1d.png)
(2)为了确定Fe、Cu、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同学用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C
C
)A.Fe+HCl Cu+HCl Fe+Hg(NO3)2
B.Fe+HCl Fe+Hg(NO3)2 Cu+Hg(NO3)2
C.Fe+HCl Cu+HCl Cu+Hg(NO3)2
D.Cu+HCl Fe+Hg(NO3)2 Cu+Hg(NO3)2
(3)为了确定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①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显蓝色.
溶液显蓝色.
.②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小华同学联想到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abcd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燥的花a和喷上水的花b分别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a不变色,花b成了
红
红
色;干燥的花c喷水,花不变色,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H2CO3
H2CO3
(填化学式);在干燥的花d滴加几滴废液,花d变成了
红
红
色,说明废液里含有硫酸.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反思拓展]
①小明取一条铝片加入少量废液中,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却气泡出现,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出现.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气泡出现的原因是
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与酸反应
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与酸反应
.②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的物质成分,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剩余的反应物
剩余的反应物
.[拓展应用1]①若将废液中硫酸铜、硫酸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铁
铁
.②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金属固体.A: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需
玻璃棒
玻璃棒
.B:固体中物质为
铜、铁
铜、铁
.[拓展应用2]为比较同种金属与不同种酸反应的速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和固定装置已略去).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条,同时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注入相应的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盐酸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反应后液体质量(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增大
增大
.②实验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镁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比与稀醋酸(填“快”或“慢”)
快
快
.③实验中稀盐酸与镁条反应时,量筒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高,不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反应放热;
B.试管中有氢气残留;
C.酸液进入试管,占据了一定体积.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3/32/562cf621.png)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3/187/e8e831dc.png)
【产品与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分);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如图1
【相关资料】
(1)NH4Cl
NH3↑+HCl↑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问题讨论】(1)操作Ⅰ、Ⅱ、Ⅲ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 .
(2)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这两个化学方程式:① ;② .
(3)反应③中得到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溶液B中的溶质有 (至少写出两种).
(5)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 D.化肥NH4Cl
(6)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 .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综合确定】
(1)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A.甲:稀硫酸和铜片;乙:水和CO2 B.甲:水和NH4NO3;乙:双氧水和MnO2
C.甲:水和NH3;乙:硝酸银溶液和HCl D.甲:CaCO3固体和稀盐酸;乙:NaOH溶液和SO2
(2)小明同学把12gNaOH固体等分成A、B、C三份并采用不同方法保存.几天后,A未变质、B部分变质、C全部变质,他将三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10%的稀硫酸直到正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天后,三份固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B<C
B.为控制正好反应,A可用酚酞试液指示,B、C可滴加稀硫酸直到正好不冒气泡
C.正好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正好反应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都相等,均为7.1g
(3)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工业流程为: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需要经常更换 B.在每一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可循环使用
D.为实现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在②③中控制NO、O2和H2O分子个数比为4:3:2
(4)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②将Fe、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3/187/e8e831dc.png)
【产品与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产流程】如图1
【相关资料】
(1)NH4Cl
| ||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 | NaCl | NaHCO3 | NH4Cl | NH3 | CO2 |
溶解度 | 36.0g | 9.6g | 37.2g | 710 | 0.9 |
(2)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这两个化学方程式:①
(3)反应③中得到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
(4)溶液B中的溶质有
(5)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 D.化肥NH4Cl
(6)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综合确定】
(1)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A.甲:稀硫酸和铜片;乙:水和CO2 B.甲:水和NH4NO3;乙:双氧水和MnO2
C.甲:水和NH3;乙:硝酸银溶液和HCl D.甲:CaCO3固体和稀盐酸;乙:NaOH溶液和SO2
(2)小明同学把12gNaOH固体等分成A、B、C三份并采用不同方法保存.几天后,A未变质、B部分变质、C全部变质,他将三份固体分别配成溶液并滴入10%的稀硫酸直到正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天后,三份固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B<C
B.为控制正好反应,A可用酚酞试液指示,B、C可滴加稀硫酸直到正好不冒气泡
C.正好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正好反应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都相等,均为7.1g
(3)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工业流程为: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需要经常更换 B.在每一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可循环使用
D.为实现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在②③中控制NO、O2和H2O分子个数比为4:3:2
(4)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②将Fe、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产品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后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1123115496058537/SYS201310311231154960585018_ST/images0.png)
相关资料:
(1)NH4Cl
NH3↑+HCl↑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问题讨论:
(1)操作Ⅰ、Ⅱ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①加适量的盐酸,适量是指______.
(2)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______.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_(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D.化肥NH4Cl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称取该纯碱样品44g固体混合物,加水配成400g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______g;
(2)在实验三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总结反思:
请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______品,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产品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后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1123115496058537/SYS201310311231154960585018_ST/images0.png)
相关资料:
(1)NH4Cl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1123115496058537/SYS201310311231154960585018_ST/0.png)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 | NaCl | NaHCO3 | NH4Cl | NH3 | CO2 |
溶解度 | 36.0g | 9.6g | 37.2g | 710 | 0.9 |
(1)操作Ⅰ、Ⅱ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①加适量的盐酸,适量是指______.
(2)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______.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_(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D.化肥NH4Cl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
固体混合物溶液质量 | 100g | 100g | 100g | 100g |
加入CaCl2溶液质量 | 10g | 20g | 30g | 40g |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 4g | m | 10g | 10g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______g;
(2)在实验三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总结反思:
请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______品,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
工业纯碱标准:(Na2CO3% ) |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次品 |
≥95 | ≥80 | ≥75 | ≤40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产品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后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64402779301678/SYS201310291644027793016006_ST/images0.png)
相关资料:
(1)NH4Cl
NH3↑+HCl↑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问题讨论:
(1)操作Ⅰ、Ⅱ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①加适量的盐酸,适量是指______.
(2)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______.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_(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D.化肥NH4Cl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称取该纯碱样品44g固体混合物,加水配成400g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______g;
(2)在实验三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总结反思:
请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______品,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产品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
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后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
生产流程: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64402779301678/SYS201310291644027793016006_ST/images0.png)
相关资料:
(1)NH4Cl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64402779301678/SYS201310291644027793016006_ST/0.png)
(2)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
物质 | NaCl | NaHCO3 | NH4Cl | NH3 | CO2 |
溶解度 | 36.0g | 9.6g | 37.2g | 710 | 0.9 |
(1)操作Ⅰ、Ⅱ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反应①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①加适量的盐酸,适量是指______.
(2)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______.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_(填序号).
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D.化肥NH4Cl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
固体混合物溶液质量 | 100g | 100g | 100g | 100g |
加入CaCl2溶液质量 | 10g | 20g | 30g | 40g |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 4g | m | 10g | 10g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______g;
(2)在实验三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总结反思:
请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______品,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
工业纯碱标准:(Na2CO3% ) |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次品 |
≥95 | ≥80 | ≥75 | ≤40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进行了研究.
(1)根据如图中的实验现象判断,稀盐酸里的A、B、C、D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是(填字母)______.![](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0160509327449991/SYS201310301605093274499027_ST/images0.png)
(2)为了确定Fe、Cu、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同学用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 )
A.Fe+HCl Cu+HCl Fe+Hg(NO3)2
B.Fe+HCl Fe+Hg(NO3)2 Cu+Hg(NO3)2
C.Fe+HCl Cu+HCl Cu+Hg(NO3)2
D.Cu+HCl Fe+Hg(NO3)2 Cu+Hg(NO3)2
(3)为了确定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①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_.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小华同学联想到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abcd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燥的花a和喷上水的花b分别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a不变色,花b成了______色;
干燥的花c喷水,花不变色,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______(填化学式);
在干燥的花d滴加几滴废液,花d变成了______色,说明废液里含有硫酸.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反思拓展]
①小明取一条铝片加入少量废液中,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却气泡出现,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出现.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气泡出现的原因是______.
②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的物质成分,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
[拓展应用1]①若将废液中硫酸铜、硫酸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②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金属固体.
A: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需______.
B:固体中物质为______.
[拓展应用2]为比较同种金属与不同种酸反应的速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和固定装置已略去).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条,同时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注入相应的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盐酸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后液体质量(选填“增大”、“减小”、“不变”)______.
②实验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镁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比与稀醋酸(填“快”或“慢”)______.
③实验中稀盐酸与镁条反应时,量筒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高,不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______.
A.反应放热;
B.试管中有氢气残留;
C.酸液进入试管,占据了一定体积.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0160509327449991/SYS201310301605093274499027_ST/images1.png)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根据如图中的实验现象判断,稀盐酸里的A、B、C、D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是(填字母)______.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0160509327449991/SYS201310301605093274499027_ST/images0.png)
(2)为了确定Fe、Cu、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同学用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 )
A.Fe+HCl Cu+HCl Fe+Hg(NO3)2
B.Fe+HCl Fe+Hg(NO3)2 Cu+Hg(NO3)2
C.Fe+HCl Cu+HCl Cu+Hg(NO3)2
D.Cu+HCl Fe+Hg(NO3)2 Cu+Hg(NO3)2
(3)为了确定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同学们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①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_.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小华同学联想到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abcd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燥的花a和喷上水的花b分别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a不变色,花b成了______色;
干燥的花c喷水,花不变色,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______(填化学式);
在干燥的花d滴加几滴废液,花d变成了______色,说明废液里含有硫酸.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反思拓展]
①小明取一条铝片加入少量废液中,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却气泡出现,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出现.开始时,铝片表面没有气泡出现的原因是______.
②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的物质成分,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
[拓展应用1]①若将废液中硫酸铜、硫酸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②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金属固体.
A: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需______.
B:固体中物质为______.
[拓展应用2]为比较同种金属与不同种酸反应的速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和固定装置已略去).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条,同时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注入相应的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盐酸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后液体质量(选填“增大”、“减小”、“不变”)______.
②实验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可以得出镁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比与稀醋酸(填“快”或“慢”)______.
③实验中稀盐酸与镁条反应时,量筒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高,不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______.
A.反应放热;
B.试管中有氢气残留;
C.酸液进入试管,占据了一定体积.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0160509327449991/SYS201310301605093274499027_ST/images1.png)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30160509327449991/SYS201310301605093274499027_ST/images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