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103253[举报]
| ||
| ||
| ||
| ||
实验方案 | 实现现象 | 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30%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 合金中一定含有 铝 铝 . |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 10%盐酸 10%盐酸 ,充分反应. |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合金中一定含有 铁和铜 铁和铜 . |
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 ,D 。
(2)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已知H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溶液G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E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E中一定含有 ,滤液F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解析】(1)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碳酸钙,根据B与I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是B与I交换成分生成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将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属于B与I两种物质中的成分,A为金属氧化物,A与水反应生成B,所以B是碱溶液,即氢氧化钙,所以A是氧化钙;I是碳酸钠,D为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2)B与I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物是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用观察法配平,碳酸钙后面标上沉淀符号;
(3)由于G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G为铜盐,锌粉和铁粉加入铜盐中发生了三个反应:锌与铜盐反应生成铜和锌盐,铁和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锌与亚铁盐反应生成铁和锌盐;向滤渣E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剩余,即铁或锌,如果锌有剩余,锌会把溶液中的铜、铁都置换出来,所以这时滤渣成分是锌、铁、铜,如果是铁,则铁会把排在它后面的铜全部置换出来,这时滤渣成分是铁、铜;所以这两种情况中一定存在的是铁和铜;如果锌有剩余时溶液中的亚铁离子、铜离子都会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实验方案 | 实现现象 | 结论 |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30%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 合金中一定含有______. |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的______,充分反应. |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合金中一定含有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