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一中09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卷
语 文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福祉(zhǐ) 妍媸(chī)毕露 僭(zàn)称 胼手胝(dǐ)足
B、朝暾(tūn) 乘桴(fú)出海 舂(chōng)米 庠(xiáng)序之教
C、谲(jué)诈 扪参(shēn)历井 口讷(nè) 祓(fú)除缢鬼
D、稗(bài)官 盘飧(sūn)市远 重(zhòng)听 洗尽尘滓(z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倩影 责无旁贷 惜墨如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国粹 混然一体 顶天立地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C、风韵 励精图治 多事之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枪毙 过眼云烟 三聚氰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只有书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 给你。
(2)这家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了居民们的健康。
(3)取民俸禄却不能为民分忧, 你就一点也不感到惭愧吗?
A、传播 妨害 莫非
B、传递 妨碍 莫非
C、传递 妨害 难道
D、传播 妨碍 难道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高教战线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B、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无话可说,文思闭塞。
C、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过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D、听完报告以后,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地谈了自己的看法。
二、(9分,每小题3分)
6、不能说明第1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 )
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
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的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
C、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
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
7、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鸣佩玉:行走时,要用手摇动佩玉,以显示步行之美。
B、容美于真:道家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认为美存于真实之中。
C、一种时尚:社会对拘守礼仪、失去故我的不良风气的嘲讽。
D、徒跣:原意为“脱鞋走路”,引申为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败李信,入两壁 壁:城墙
B、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 及:趁着
C、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 委:托付
D、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略:攻占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11、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为将才干的一组是 ( )
①王翦谢病不能将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秦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6、第①节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是指
。(4分)
17、王洛宾引用小和尚故事的用意是:
。(6分)
18、“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
。(7分)
19、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很多,下列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西北民歌的强烈吸引与创作冲动
B、早年为去法国留学而开始关注西北民歌素材
C、挫折中感受到音乐是心灵的抚慰
D、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它是民族语言的美化
E、从小就想在音乐创作中拥有辉煌
六、(9分)
20、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一下,使之成为既有排比又有反问的句子。(5分)
原句: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这就是诗啊!
改句: 。
21、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很一般,请你稍作修改,力求收到提高表现力的艺术效果。(4分)
(1)春天刚到,一些小草就长出了地面。
修改句: 。
(2)墙上,科学家的肖像正在看着我们。
修改句: 。
七、作文(60分)
22、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命题作文。
(一)在旅途
(二)问苍茫大地
修水一中09届高三第二次质检试卷
语文答题卡
1―12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①(4分)译:
。
②(4分)译:
。
③(2分)译:
。
14、①写景特点:(4分)
。
②山客心境:(2分)
。
15、(1) (1分); 。(1分)
(2) (2分)
(3) (2分)
(4) (2分)
(5) (2分)
16、(4分)
。
17、(6分)
。
18、(7分)
。
19、(4分)不正确两项为
20、(5分)
。
21、(1)(2分)
(2)(2分)
22、作文
题目
500
600
700
750
800
850
2008―2009学年度修水一中高三第二次质检语文试卷
1、A(僭,jiàn,胝,zhī)。 2、B(“混”应为“浑”)。
3、C(“传播”意思是“广泛散布”,“传递”意思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结合句①语境,该填 “传递”。“妨碍”意思是“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不能和句中“居民们的健康”搭配。“妨害”意思是“有害于”,能和句中“居民们的健康”搭 配。结合句②语境,该填“妨害”。“莫非”和“难道”都是副词。“莫非”多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揣测的语气,一般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多用于反问句,表示 反问语气。结合句③语境,该填“难道”。)
4、D(“畅所欲言”与“纷纷谈自己的看法”重复。“吟风弄月”原来是说诗人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来表示其心理闲适。现在多指作品只谈风月而逃避现实。试卷句中使用的是其原来意义。)
5、B(B中后句是陈述语气,该用句号;A“等”和省略号不能并用;C“以及”前顿号多余;D“作业”后逗号多余)
6、D(原文只是说“步行不得迟缓”,D项表述扩大了原意内涵,不符合题干要求)
7、B(A“鸣佩玉”指的是:先秦君子步行要佩玉,伴随着步行的节奏,佩玉相碰鸣响 ,以显示步行的庄重与和谐。C“一种时尚”指的是:当时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与追求。D“徒跣”可表发怒、着急、重视等情感,但不含“感谢”)
8、D(A项“不以为然”在原文中无根据,属臆断。B项对原文内容的推理不当,“象征”“衰亡”表述不合文意。C项“尊道贬儒”在原文中无根据,属臆断)
9、A(壁:营垒,军营)
10、C(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解为“来”、“以便”,A项第一句的“何”为副词,多么,第二句中的“何”为疑问代词,什么;B项第一句中的“之”为音节助词,无义,第二句中的“之”为人称代词,他们,指士卒;D项第一句中的“其”为人称代词,指楚国,第二句中的“其”为语气副词,表示期望语气)
11、D(①说的是王翦借口生病,拒绝为将;③说的是王翦为消除秦王的疑心的做法,这两项都与“为将才干”无关;⑥是从侧面间接说明王翦的“为将才干”)
12、D(“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这说明了王翦“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的真正目的是消除秦王的疑心)
13、①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大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会使大王因些猜疑我了。(“请”“坚”“顾”“坐”各1分)②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秦,于是调动了全国的兵力来抵抗。(“益”“乃”“悉”“御”各1分) ③王翦坚守营垒不与楚人交战。(“壁”1分;与(之)战,省略句式1分)
14、(1)诗中有画,绘形绘色(或突出色彩的描写),2分;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或以声衬静),2分。 (2)闲适恬静,2分。
15、(1)中篇,马尔克斯 (2)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3)去时里正与裹头 武皇开边意未已
(4)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5)君问归期未有期 却话巴山夜雨时
16、把大西北的民歌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种美。
17、(1)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2)辉煌很抽象,辉煌存在于持续不断的努力中。
18、(1)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2)应多方面看问题。
19、B E
20、例句:生活中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让你欢乐,令你忧愁,促你深思, 这不是诗又是什么?(连用4个“使”也可以)
21、(1)春天刚到,一些性急的小草就钻出了地面。(加上“性急的”“钻”,把小草拟人化了) (2)墙上,科学家的肖像正对着我们微笑。(“正对着我们微笑”,意蕴丰厚)
22、命题作文:第一道题可以写某个人的旅途见闻或遭遇,也可以写人生旅途 ,抒写对人生某阶段的思考;第二道题可以写景抒情,也可以大地为触发点展开议论。体裁不限,内容可实可虚,但要紧扣标题。
附:文言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