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博山第一学期初一期中教学质量诊断性检测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入第4页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人 B.SARS病毒 C.变形虫 D.珊瑚
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生长 B.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吸收营养 D.排出废物
3.调查的一般步骤是
①制订合理的方案 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
③明确目的、对象、范围 ④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4.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几种生物,他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①②③⑤⑧归为一类将④⑥⑦归为一类,请问他是按照什么方法把它们归类的?
①蝴蝶②蘑菇③玉米④河蟹⑤家鸽⑥带鱼⑦海带⑧松树
A.按照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按照这些生物的数量 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6.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是因为
A.山上缺水 B.高山上寒冷
C.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 D.对陕谷等特殊环境中的山顶上风大、风多的适应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珊瑚虫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可以获得较多的阳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
B.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都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C.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
D.长江水灾和城市沙漠化与人类破坏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8.刘伯明、翟志刚在乘坐“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飞向太空前,应当携带的主要物品有
①咖啡②饮料③啤酒④氧气装置⑤水⑥保暖衣服⑦毛巾⑧营养食物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⑦ D.④⑤⑥⑧
9.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A.蝗虫体色与环境相近 B.水稻缺氮时植株矮小
C.旗形树树冠像一面旗帜 D.荒漠生活的骆驼尿液极少
1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黄河中的鲤鱼 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大兴安岭林区
11.一片森林中,对于某一棵树来说,影响其生存的环境是指
A.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森林里的动物
C.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
D.森林里的其他植物
12.下列现象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A.雄啄木鸟为占巢而斗 B.亲鸟用昆虫饲喂雏鸟
C.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 D.蜜蜂家庭成员的分工合作
13.据历史记载我国的黄土高原曾经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大量减少 B.人类过度开发 C.地壳运动频繁 D.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14.下列关于各大小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不关联 B.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彼此关联 D.有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15.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6.下列各组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蘑菇和青菜 B.河蚌和海带 C.水草和小麦 D.病毒和玉米
17.若要使位于玻片标本右上角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A.右上方 B.左上方 C.中央 D.右下方
18.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bd,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A.bd B.bq C.pd D.pq
19.操作显微镜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的部位是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转换器
20.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二、理解与应用(每空2分,共44分)
1.请运用你所学过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
(1)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
(2)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儿缺少生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4)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则鹿群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
(6)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__。
2.下图是农田生态系统简图,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除了水、空气、土壤外,还有__________等。
(2)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____。
(3)写出此生态系统中。含有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
(4)在此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如果在这个食物网中施用DDT,则DDT在__________体内的浓度最高。
3.下面左图是小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l临时装片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小明正确的操作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所示范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可以避免__________
(3)图D和图E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右图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请据图回答: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__,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__________。切洋葱时,经常会有刺激性的物质,使人流眼泪,这种刺激性的物质是从图中的[ ] __________中流出来的。细胞呈紫色的性状能代代相传,与[ ] __________有关。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16分)
1.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分析回答: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5.6
60.7
78.9
中午
29.5
49.6
61.3
晚上
35.2
55.9
73.5
(1)选择裸地、草地和灌丛作为对比,是因为这三处的( )能明显区分,具有较高的对比说服力。
A.植物数量 B.植物大小
C.植物类型和数量 D.不同时间和地点
(2)下列各项是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C.丙在一个有雾的天气里,用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三次,并认真记录
(3)在探究过程中,测量裸地湿度三次后求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给出的数据,画出一天内,灌丛处空气湿度变化的曲线:(2分),
(5)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__________,而湿度最小的地点是__________。本实验设置裸地的目的是__________ 。通过以上的探究分析,在改善我们的环境方面你有何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