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为了探究东北虎的生活习性,科学家冒着危险在深山对东北虎进行跟踪。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 )
A.调查 B.分析资料 C.收集资料 D.观察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 )
A.木耳从小长大 B.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
C.植物落叶 D.人体排汗
3.下列各项不能算作探究中的假设的是( )
A.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B.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C.潮湿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D.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巴斯德实验中直颈瓶内的肉汤浑浊变酸了,而曲颈瓶内的肉汤4年后仍没有变酸。这证实了肉汤腐败的原因是( )
A.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B.肉汤内有细菌
C.时间长了自然会腐败 D.曲颈瓶没有防腐能力
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若想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目镜“10×”,则物镜应该选择( )
A.40× B.10× C.15× D.4×
6.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上”字,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下 B. C. D.上
7.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影响观察,就要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换高倍镜
C.缩小光圈 D.选用凹面镜
8.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动物细胞没有(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9.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 )
A.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
10.绿色开花植物体的构成层次是(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的组织的是( )
A.结缔组织 B.营养组织 C.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
12.人类的“立足点”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13.生物圈为绿色植物生存所提供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二氧化碳 B.阳光
C.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D.水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 )
A.温度 B.水分 C.土壤 D.空气
15.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空气 B.温度 C.杂草 D.土壤
16.沙漠中的仙人掌有发达的根系,叶片演变成刺,与这些特点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17.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的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生活无关的自然现象
18.农民在移栽玉米幼苗时常常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少水分蒸腾 B.降低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加快呼吸
19.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为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可先在载玻片的液滴上放( )
A.一小颗盐粒 B.几丝棉花纤维
C.少许肉汁 D.一小块冰
20.养金鱼时,常常在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这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养鱼缸内的养料 B.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
C.增加鱼缸内的氧气 D.美化金鱼的生活环境
21.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如降雨较多,夏天也凉爽。这主要是植物( )所起的作用。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22.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促进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C.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3.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裸子植物( )
A.种子外有种皮保护 B.种子外无种皮保护
C.种子外有果皮保护 D.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保护
24.“红花还需绿叶衬。”红花,绿叶总是连在一起的,它们分别属于( )
A.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B.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C.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25.藻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的理由是( )
A.主要生活在水中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体都很微小
D.无根、叶、茎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26.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的一种工具。下图是显微镜结构,请据图回答。 [20分,除(7)题最后一个空为2分,其余每空1分]
(1)显微镜中与物像放大有关的两个部件分别是[ ] 和[ ]
(2)对光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对光时,要使 、 、 、 呈一条直线。用 眼向目镜内注视, 眼要睁开。
(3)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应先转动[ ] 使镜筒上升,再转动[ ] 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此时,视野变 (亮,暗),若物像不太清楚,应调节[ ] 。
(4)如果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你认为这个污点可能在 、 、 上。
(5)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中央,应把玻片推向 。
(6)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
(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视野中有一些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怎样加盖玻片才能尽可能避免它的产生?
27.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7分)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同样的多株韭苗
同样的多株韭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韭苗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请问:
(1)你认为此方案合理吗?为什么?(2分)
(2)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3分)
环境条件的设计: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的选择:
(3)你能写支持假设的预期实验结果吗?(2分)
甲组植物
乙组植物
28.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装置。请你据图分析,解决下面的问题(4分)
(1)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的 作用。植物进行该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你认为图中哪个装置更加合理?为什么? 。
29.下图是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动物细胞分裂时,首先是 分裂成 。之后,细胞中的 逐渐 ,将 一分为二,最后,一个细胞就 成两个细胞。
(2)和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相比较;动物细胞分裂时,不会在中间形成新的 。
30.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在太空遨游了21个小时,实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飞天梦。你能说出在他绕地球飞行的21个小时里,在他乘坐的“神州”五号里,需要从生物圈中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哪些?(3分)
31.将一片杨树叶泡在热水中,观察分析现象及原因。(4分)
(1)可观察到叶片内向外冒出一些气泡,冒出气泡的部位是 。它的闭合是受 控制。
(2)叶片背面的气泡比正面的气泡多一些,说明背面的气孔 于正面的气孔。
(3)上表皮的气孔少于下表皮,这种结构特点可以减少 的散失,有利于适应干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