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日照市五莲县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
九年级化学试题
(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O 16 S 32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与性质,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纸张燃烧;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B.瓷碗破碎;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C.钢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能生成铜绿
D.石蜡熔化;酒精能挥发
2.下列气体属于化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氦气 D.空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B.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不一定发生变化
D.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4.构成原子的粒子中没有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离子
5.现将8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8gA完全反应后生成 6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质量比是
A.1:1 B.2:
6.下列用途利用了单质碳的还原性的是
A.刻划玻璃 B.石墨炸弹 C.吸附毒气 D.冶金工业
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氢气和甲烷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8.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则是近百年的事。你认为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什么因素有关:①金属的延展性;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导电性;④冶炼的难易程度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将沾有油渍的衣服放入洗衣机中,加水,加入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可以除去油污的原理是
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溶于水
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
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
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
10.下图是A、B两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
B.t
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将t
11.某班组织了以“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吗?”为主题的辨论赛,正方观点是“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反方观点是“环境污染不全是化学惹的祸”。下列各项不能成为反方观点论据的是
A.病菌导致流感 B.汽车鸣笛产生噪音
C.燃放鞭炮形成烟雾 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青铜”不是铜 B.“醋酸”不是酸
C.“水银”不是银 D.“干冰”不是冰
13.一种新型绿色电池一燃料电池,是把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A.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D.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14.对容器口l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仪器中对容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15.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16.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A.苹果汁(pH约为3) B.牛奶(pH约为6.5)
C.矿泉水(pH约为7) D.肥皂水(pH约为l0)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46分)
17.(3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钾原子________;(2)西气东输的气体主要成份________;(3)氢氧根离子________;
18.(8分)以H、C、O、S、Cl、Na、Mg、Ca八种元素为选择对象,请你从中选取元素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利用这些物质写出四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在反应物中只能使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材料二:一滴水里大约有l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l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三:某同学在课后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l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立即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
(1)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小华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任意选择甲、乙中的一个实验作答,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甲实验结论:恰好中和。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实验结论:第二种可能性。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 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时使杯内温度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使上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22.(6分)把一小包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请你对同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1)猜想一种可能结果:固体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说明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1分)下图装置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实验装置,某同学对使用该装置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填表:
实验
A装置
B装置
实验一: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并测定氧气的体积。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测定氧气的体积,B中要盛满__________,同时还应该连接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
实验二:碳还原氧化铜(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盛有一定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其作用是_______
(3)上述两实验中,B装置中的导管口e、f与A装置的导管口C连接方式是否相同,如有不同,请说明不同之处: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l小题,共6分)
24.(6分)某石化厂有一种石油产品含有质量分数为4.9%的残余硫酸,他们是用熟石灰(氢氧化钙)溶液来清洗这些硫酸。请计算:若要清洗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