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 三 地 理
一、选择题(共60分)
1.在报道的甲、乙、丙、丁四条图示航线中,航程最短的是
A.甲航线 B.乙航线 C.丙航线 D.丁航线
2.“奥运圣火”号包机于巴黎(东一区)当地时间22时起飞,途中经某岛国短暂停留,历时约13个小时抵达旧金山(西八区),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飞行途中包机经历的是夜长昼短
B.飞行途中包机经历的是夜短昼长
C.飞行途中包机经历的全部是黑夜
D.飞行途中包机经历的全部是白昼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3~4题。
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
4.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5~7题。
5.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6.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谷地 D.山岭
7.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8~9题。
8.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9.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下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11.图中甲~丁不同年龄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12.下图为1970年和1990年的某地人口金字塔图。比较1970年和1990年的人口金字塔图,可以判断,该地区人口
A.人口持续年轻化 B.失业率减小
C.人口持续外迁 D.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降低
下为四个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3.关于四个农业类型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下为“每冶炼一吨钢所需原料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1800年的钢铁工业
A.主要靠近市场 B.主要靠近廉价劳动力丰富地区
C.主要靠近原料地 D.主要靠近煤炭产地
15.到1985年钢铁工业多布局在市场,而不在铁矿产地,主要是因为市场所在地
A.铁矿运量低于钢铁运量 B.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C.劳动力丰富、工资低 D.靠近海洋、地价低廉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6~19题
16.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17.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实地考察
18.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9.黄河下游易出现断流,下列现象与之有关的是
A.源头湖泊较多 B.上游河段全部在干旱地区
C.落后的灌溉方式 D.上游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
20.“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A.ab段 B.cd段 C.gh段 D.ef段
21.“月船一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无动力作用时,其公转速度
A.近月点时公转角速度较快 B.远月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
C.公转速度始终恒定不变 D.在圆形极月轨道上时快时慢
下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向流动”分布规律的洋流有
A.③ B.④ C.⑤ D.⑥
23.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
73.9
73.6
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
128.2
157.3
出口依存度
24.8
35.5
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
51.7
48.7
25.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
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超过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26.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A.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狭小
B.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C.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D.长江三角洲和三角洲地区经济政策存在差异
二、综合题:(共计60分)
27.读地球日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问题。(14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太阳直射的经度
为 ▲ 。(2分)
(2)此时地球公转线速度较 ▲ (快或慢);地球表面自转角速度分布规律为 ▲ 。(3分)
(3)此日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 。(3分)
(4)此季节,造成北京地区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填字母)。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状况的特点是 ▲ 。(4分)
(5)此季节,南京附近长江的水位是一年中较 ▲ 的时期;主要原因 ▲ 。(2分)
28.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6分)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6分)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 点
分布规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 ▲ 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3)②地常年盛行 ▲ 风,该地的盛行风是 ▲ (填字母)(2分)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 ▲ 、 ▲ 等主要环节上。(2分)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 ▲ 。(2分)
(6)在上图的右侧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 表示高压带,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2分)
材料二 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4分)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
▲
乙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丙
▲
旱涝灾害频繁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原因是:
自然原因: ▲ ; 社会原因: ▲ 。(4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 (2分)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 ▲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 , ▲ ;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
是 ▲ 。(4分)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 点,判断依据是 ▲ 。(2分)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
件 ▲ 。(4分)
(5)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有什么影响: ▲ 。(6分)
(6)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 )(2分)
A.加强地震研究,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
B.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开断层、陡崖
C.普及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公民防震意识
D.在地震多发区禁止建设水库、桥梁等大型工程
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B
B
C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D
B
C
B
A
A
C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D
BD
AB
AB
AD
CD
BD
AD
三、综合题
27.(1)2:00 90°W(每格1分,其中90°W书写不规范者不得分)
(2)快(1分) 南北极点为0,其余均为15°/时(2分)
(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3分,每点1分,极昼范围写北极圈的不给分)
(4)冷锋 气温和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每点1分,但“气温和湿度”中湿度可省略)
(5)低 长江流域冬季降水少(2分)
28.(1)(每格1分)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特 点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2)② 地形(2分)
(3)西南(西) D(2分)
(4)降水 陆地径流(写“地表径流”可以给分)(2分)
(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2分,如只写亚热带季风气候不给分,必须以大气运动来回答)
(6)如右图,要求一是赤道低压的位置必须要南偏;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得2分;如风向正确、气压带位置不当,得1分;如气压带副成高压,即使风向正确也不得分。
29.(1)每格1分
地区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甲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乙
水源不足
丙
光热水充足
(2)自然原因:地块小、土壤粘重、河网多(2分,任写两点)
社会原因: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2分,任写两点)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2分)
30.(1)北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2分,一个要点是北侧山地,一个要点是阻挡冷空气)
(2)多分布在海拔低于
(3)A(1分);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便利(1分,答一点)
(4)附近有煤铁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地形起伏较大(每点1分)
(5)水土流失(2分);使该地区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地表侵蚀加剧等(任一点2分) 河流泥沙增多,使库区淤积加剧(2分)
(6)ABC(2分,答对一个得1分,三个全对2分,错选则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