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年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题(2009.5)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2 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不能全选,如果全选,按第一个文本进行判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石(pán)    度(kuí)     开(ǎo)   足适履(xuē)

B.席(yán)    求(qiáng)   投(bēn)  自吹自(léi)    

C.喋(xuè )   奋剂(xìng)  理(dá)   枪实弹(hè)

D.车(yùn)    笑(shěn)    本(shé)    一脸肉(hèng)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九州     迷魂阵      蝉连冠军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B.矍烁   消声器     稍安毋躁       黄钟毁弃,瓦斧雷鸣  

C.委琐   显象管     待价而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汇演    暴发户       旅进旅退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震区各级政府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多想办法,积极拓展再就业之路,以便使更多的下岗工人得到合理的      

②我站在碑前,一一地看着那些名字,那些于我十分陌生的名字,那些从    的历史长河中打捞上来的名字。

③“从穷山沟来上海医院当护工,一天工作14小时以上,一年干365天;若同时照顾6个病人,一个月收入才六七百元”,这记述的是一位医院护工的         的经历。

④未来几年,铁路交通将会更加发达,2008年“京津城际快车”运行后,北京到天津的行驶时间         只需半小时。

A.安顿   浩瀚   心酸    大约             B.安置    浩渺    心酸    大概

C.安顿   浩渺   辛酸    大概             D.安置    浩瀚    辛酸    大约  

试题详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山寨版”电子产品的剽窃、模仿不是出路,相反会使企业的创新和研发在安于模仿中被逐渐磨灭,使企业只能跟在别人的身后亦步亦趋

       B.每逢假日,济南各大书店便呈现人满为患的喜人景象,有人在书架前精心挑选,有人干脆席地而坐,手捧一本新书旁若无人地品读起来。

       C.作为一名学者,应该具有人格独立、坚持真理的铮铮风骨,潜心专注、严谨务实的学术风范,还应该具有虚怀若谷、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D.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济南郊区农民开动脑筋,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采摘、登山、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试题详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6.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为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试题详情

7.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提倡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试题详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9.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风流余韵,蔼然于江汉之间者     被:传播

B. 然皆足以于不朽                             垂:流传

C. 然独不知兹山己而名著也             待:凭借

D. 其功烈已于当世矣                     盖:大概

10 下列各组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盖元凯其功,而叔子以其仁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济大事

B. 明年,亭之旧,广而新之           不风水,施机自运

C. 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余       内惑郑袖,外欺于张仪

D.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               如猛兽奇鬼,森欲搏人

试题详情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是说明其人“好名”的一组是(    )

    ①遂以平吴而成晋业 ②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

    ③元凯铭功于二石  ④因亭之旧,广而新之

    ⑤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⑥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试题详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碑记,是作者应襄阳知府史中辉之请而写的。文章略去岘山的自然风貌,而着重抒发由岘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这在碑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

B. 岘山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因为晋朝两位开国元勋羊祜、杜预曾在此与吴激战并最终平定吴国为晋朝立下大功而著名。

C. 作者一向反对趋时邀誉,所以文章一方面肯定羊祜、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一方面对他们的“汲汲于后世之名”,也发出了“自待者厚”的讥评。

D. 文章中说到襄人打算把史中辉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以和羊祜、杜预的名字一样永远流传。作者是希望史中辉在政事上能更加有所建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试题详情

四、(24分)

15.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的名篇名句。(任选3个小题) (6分)

(1)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五、(12分)

试题详情

16.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6分)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试题详情

19.文中的荷花与柳树各有怎样的特征?(4分)

 

 

试题详情

20.文中说“如果说荷花是一首惊艳的诗,柳树就好像诗里最悠长的一个短句,给秋天做了很好的结论”,请简要赏析本句在表达上的特点及效果。(4分)

 

试题详情

21.文中叙写阿基米德的故事有何作用?(4分)

 

 

试题详情

19、霍尔金娜对体操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试题详情

20、文章的第二部分《再见我爱,再见》是一篇相对独立的新闻。第一自然段属于新闻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分)

 

 

试题详情

21、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试题详情

22、告别赛上选取的《再见,雅典》和《再见我爱,再见》伴奏曲,表达了霍尔金娜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七、(60分)

请从下面的作文题中选择一题,写一篇作文

 

 

山东省实验中学2006级高三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题答卷纸

 

题号 

四 

总分

分数

 

 

 

 

 

 

四、

试题详情

二、请以“生活的加减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13.

 

 

 

试题详情

14.

 

 

 

 

 

 

试题详情

15.

 

 

 

 

五、

试题详情

16.

 

试题详情

17.

 

试题详情

18.

 

 

六、

试题详情

19.

 

试题详情

20.

 

 

试题详情

21.

 

 

试题详情

22.

 

 

                                                    

 

七、作文(60分)

 

 

 

 

 

 

 

 

 

 

 

 

 

 

 

 

 

 

 

 

 

 

 

 

 

 

 

 

 

 

 

 

 

 

 

 

 

 

 

 

 

 

 

 

 

 

 

 

 

 

 

 

 

 

 

 

 

 

 

 

 

 

 

 

 

 

 

 

 

 

 

 

 

 

 

 

 

 

 

 

 

 

 

 

 

 

 

 

 

 

 

 

 

 

 

 

 

 

 

 

 

 

 

 

 

 

 

 

 

 

 

 

 

 

 

 

 

 

 

 

 

 

 

 

 

 

 

 

 

 

 

 

 

 

 

 

 

 

 

 

 

 

 

 

 

 

 

 

 

 

 

 

 

 

 

 

 

 

 

 

 

 

 

 

 

 

 

 

 

 

 

 

 

 

 

 

 

 

 

 

 

 

 

 

 

 

 

 

 

 

 

 

 

 

 

 

 

 

 

 

 

 

 

 

 

 

 

 

 

 

 

 

 

 

 

 

 

 

 

 

 

 

 

 

 

 

 

 

 

 

 

 

 

 

 

 

 

 

 

 

 

 

 

 

 

 

 

 

 

 

 

 

 

 

 

 

 

 

 

 

 

 

 

 

 

 

 

 

 

 

 

 

 

 

 

 

 

 

 

 

 

 

 

 

 

 

 

 

 

 

 

 

 

 

 

 

 

 

 

 

 

 

 

 

 

 

 

 

 

 

 

 

 

 

 

 

 

 

 

 

 

 

 

 

 

 

 

 

 

 

 

 

 

 

 

 

 

 

 

 

 

 

 

 

 

 

 

 

 

 

 

 

 

 

 

 

 

 

 

 

 

 

 

 

 

 

 

 

 

 

 

 

 

 

 

 

 

 

 

 

 

 

 

 

 

 

 

 

 

 

 

 

 

 

 

 

 

 

 

 

 

 

 

 

 

 

 

 

 

 

 

 

 

 

 

 

 

 

 

 

 

 

 

 

 

 

 

 

 

 

 

 

 

 

 

 

 

 

 

 

 

 

 

 

 

 

 

 

 

 

 

 

 

 

 

 

 

 

 

            

 

 

 

 

 

 

 

 

 

 

 

 

 

 

 

 

 

 

 

 

 

 

 

 

 

 

 

 

 

 

 

 

 

 

 

 

 

 

 

 

 

 

 

 

 

                                                                  

 

 

 

 

 

 

 

 

 

 

 

 

 

 

 

 

 

 

 

 

 

 

 

 

 

 

 

 

 

 

 

 

 

 

 

 

 

 

 

 

 

 

 

 

 

 

 

 

 

 

 

 

 

 

 

 

 

 

 

 

 

 

 

 

 

 

 

 

 

 

 

 

 

 

 

 

 

 

 

 

 

 

 

 

 

 

 

 

 

 

 

 

 

 

 

 

 

 

 

 

 

 

 

 

 

 

 

 

 

 

 

 

 

 

 

 

 

 

 

600

 

 

 

 

 

 

 

 

 

 

 

 

 

 

 

 

 

 

 

 

 

 

 

 

 

 

 

 

 

 

 

 

 

 

 

 

 

 

 

 

 

 

 

 

 

 

 

 

 

 

 

 

 

 

 

 

 

 

 

 

 

 

 

 

 

 

 

 

 

 

 

 

 

 

 

 

 

 

 

 

 

 

 

 

 

 

 

 

 

 

 

 

 

 

 

 

 

 

 

 

 

 

 

 

 

 

 

 

 

 

 

 

 

 

 

 

 

 

 

 

 

 

 

 

 

 

 

 

 

 

 

 

 

 

 

 

 

 

 

 

 

 

 

 

 

 

 

 

 

 

 

 

 

 

 

 

 

 

 

 

 

 

 

 

 

 

 

 

 

 

 

 

 

 

 

 

 

 

 

 

 

 

 

 

 

 

 

 

 

 

 

 

 

 

 

 

 

 

 

 

 

 

 

 

 

 

 

 

 

 

 

 

 

 

 

 

 

 

 

 

 

 

 

800

 

 

 

 

 

 

 

 

 

 

 

 

 

 

 

 

 

 

 

 

 

 

 

 

 

 

 

 

 

 

 

 

 

 

 

 

 

 

 

 

 

 

 

 

 

 

 

 

 

 

 

 

 

 

 

 

 

 

 

 

 

 

 

 

 

 

 

 

 

 

 

 

 

 

 

 

 

 

 

 

 

 

 

 

 

 

 

 

 

 

 

 

 

试题详情

1.A (B “强”qiǎng、“奔” bèn C “兴”xīng、“答”dā D “横”héng)

2、D(A.联、度 B.铄、少、釜 C.像、沽  )

3.D  解析:“安置”是指人或物有着落,在适当的位置,多用于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安顿”指一般的安排处理,安排妥当;“浩瀚”形容广大,繁多。“浩渺”形容水面辽阔;“大约”,一般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估计。“大概”,一般表示对情况的估计;心酸:心里悲痛。辛酸:辣和酸,比喻痛苦悲伤。)

6ec8aac122bd4f6e纱般轻灵了。

(2)一“抹”晚霞。夕阳西下,那渐渐褪去的晚霞,仿佛是哪位仙人拿着画笔,只那么轻轻一“抹”,就给天边涂上了美丽的色彩。(共5分。能写出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给2分;能结合该例恰当进行分析,2分,能语言准确,流畅,生动(有修辞格)给1分)

18答案:(1)有时有些平淡,有时有些苍白,有时有些灰暗;

(2)用新奇代替平淡,用七色代替苍白,用明亮代替黑暗。

6ec8aac122bd4f6e岘山上本来有亭,世人传说是羊叔子当年游历休息的地方。亭子之所以屡兴屡废,就是因为后人敬慕他们的名声而思念他们的人很多。熙宁元年,我的朋友史君中辉凭光禄卿的身份作襄阳知府。第二年,依据亭子旧有的规模,加以扩大、更新;既环绕着亭子建造了壮观的回廊,又扩展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相称。史君辉闻名于当今,在他从政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声望。襄阳人满意于他的行政措施,喜欢跟从着他游览,于是就根据史君的官衔名号,为后轩命名为光禄堂;又想在石碑上记录史君的事迹,来与羊叔子、杜元凯的名声一起流传久远。史君不能阻止这种行为做法,于是他便嘱咐我写一篇亭记。

我认为,君知道并敬慕羊叔子的风范而(想)沿袭他的遗迹,那么史君的为人和志向(如何)就可以了解了。襄阳人爱戴史君而这样地安居乐业,那么史君的政绩(如何)也可以知道了。这些就是襄阳人想要写下来的内容。(若说)那岘山周围的秀丽风光和笼罩于幽深杳远之中的草木云烟,在空旷原野上时隐时现,这可以供给登高远望写像《离骚》一样忧思愁苦诗文的人,游览观赏,自己来体会。至于这座山的亭子的屡兴屡废,有的本来已有记载,有的不必深究它的详情,(这些)我都不再写了。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