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物体的初速度为v
0
,以不变的加速度a做直线运动,若要使速度增为初速的n倍。则所经过的位移是( )
A.
B.
C.
D.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带入即
解得经过的位移
,对照选项A对。注意以不变的加速度做直线运动即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招生分班真题分类卷系列答案
全程助学系列答案
全程提优大考卷系列答案
全程练习与评价系列答案
全程检测卷系列答案
全程备考经典一卷通系列答案
权威测试卷系列答案
轻松学习40分系列答案
轻松练测考系列答案
青海省中考密卷考前预测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0.2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08 m;在第5次、第6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32 m,由上述条可知(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1.5 m/s
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2 m/s
2
C.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8m/s
D.第3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1.2m/s
如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
A
="4" m/s ,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则( )
A.若传送带不动,则V
B
="3" m/s
B.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 逆时针匀速转动,V
B
="3" m/s
C.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3" m/s
D.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2" m/s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小物块对准木板的前端轻放,要使木板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在物体开始接触木板到它与木板相对静止的过程中,需要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那么,在此过程中力F做功的数值为(已知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A.
B.
C.mv
2
D.2mv
2
(8分)驾驶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90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刹住;在以54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刹住。假设对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产生的加速度都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多少?
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下滑,滑到斜面底端,一共用去2s时间,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中点处所用的时间是( )
A.0.25s
B.1s
C.
s
D.2(
-1)s
我国道路安全部门规定: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为120km/h。交通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3~0.6s
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根据以上资料,可判断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路面
动摩擦因数
干沥青
0.7
干碎石路面
0.6~0.7
湿沥青
0.32~0.4
A.100m B.200m
C.300m D.400m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1∶3
C.3∶4
D.4∶3
(10分)如图所示,质量m= 2.0k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大小F="2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力拉动木块,当木块运动到x=10m时撤去力F。不计空气阻力。已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sin37° =0.6,cos37°=0.8。g取10m/s
2
。求:
(1)撤去力F时木块速度的大小;
(2)撤去力F后木块运动的时间。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