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如题图所示,在半径为a的圆柱空间中(图中圆为其横截面)充满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均匀磁场,其方向平行于轴线远离读者.在圆柱空间中垂直轴线平面内固定放置一绝缘材料制成的边长为L=1.6a的刚性等边三角形框架△DEF,其中心O位于圆柱的轴线上.DE边上S点($\overline{DS}$=$\frac{1}{4}$L)处有一发射带电粒子的源,发射粒子的方向皆在题图中截面内且垂直于DE边向下.发射粒子的电量皆为q(>0),质量皆为m,但速度v有各种不同的数值.若这些粒子与三角形框架的碰撞无能量损失(不能与圆柱壁相碰),电量也无变化,且每一次碰撞时速度方向均垂直于被碰的边.试问:
(1)带电粒子经多长时间第一次与DE边相碰?
(2)带电粒子速度v的大小取哪些数值时可使S点发出的粒子最终又回到S点?
(3)这些粒子中,回到S点所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分析 (1)经过半个周期粒子第一次与DE相碰,根据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求出粒子的运动时间.
(2)S点发出的粒子最终又回到S点必须满足:要求此粒子每次与△DEF的三条边碰撞时都与边垂直,且能回到S点;粒子能绕过顶点与△DEF的边相碰;
(3)求出粒子做匀速运动转过的圆心角,然后由t=$\frac{θ}{2π}$求出粒子的运动时间.

解答 解:(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frac{2πm}{qB}$,
粒子垂直与DE边射入磁场,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粒子转过半个圆周,即经过半个周期后第一次与DE相碰,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frac{2πm}{qB}$,
粒子第一次与DE相碰需要的时间:t=$\frac{1}{2}$T=$\frac{πm}{qB}$;
(2)带电粒子(以下简称粒子)从S点垂直于DE边以速度v射出后,
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圆心一定位于DE边上,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frac{{v}^{2}}{r}$,
解得:r=$\frac{mv}{qB}$…①
要求此粒子每次与△DEF的三条边碰撞时都与边垂直,且能回到S点,则R和v应满足以下条件:
(ⅰ)与边垂直的条件.
由于碰撞时速度v与边垂直,粒子运动轨迹圆的圆心一定位于△DEF的边上,
粒子绕过△顶点D、E、F时的圆弧的圆心就一定要在相邻边的交点(即D、E、F)上.
粒子从S点开始向右作圆周运动,其轨迹为一系列半径为R的半圆,
在SE边上最后一次的碰撞点与E点的距离应为r,所以$\overline{SE}$的长度应是R的奇数倍.
粒子从FD边绕过D点转回到S点时,情况类似,即$\overline{DS}$的长度也应是轨道半径的奇数倍.
取$\overline{DS}$=r1,则当$\overline{DS}$的长度被奇数除所得的R也满足要求,即r=rn=$\frac{\overline{DS}}{2n-1}$  n=1、2、3、…;
因此为使粒子与△DEF各边发生垂直碰撞,r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r=rn=$\frac{1}{2n-1}$$\frac{L}{4}$=$\frac{2a}{5(2n-1)}$   n=1、2、3、…②
此时:$\overline{SE}$=3$\overline{DS}$=(6n-3)rn,n=1、2、3、…,$\overline{SE}$为rn的奇数倍的条件自然满足.只要粒子绕过E点与EF边相碰,
由对称关系可知,以后的碰撞都能与△DEF的边垂直.
(ⅱ)粒子能绕过顶点与△DEF的边相碰的条件.
由于磁场局限于半径为a的圆柱范围内,如果粒子在绕E点运动时圆轨迹与磁场边界相交,
它将在相交点处以此时的速度方向沿直线运动而不能返回.所以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半径R不能太大,
由图示可知,必须r≤$\overline{DM}$(△的顶点沿圆柱半径到磁场边界的距离,r=$\overline{DM}$时,
粒子圆运动轨迹与圆柱磁场边界相切),由给定的数据可算得:$\overline{DM}$=a-$\frac{8\sqrt{3}}{15}$a≈0.076a…③
将n=1,2,3,…,分别代入②式,得:
n=1 r1=$\frac{2a}{5}$=0.400a n=2,r2=$\frac{2a}{15}$≈0.133a,n=3 r3=$\frac{2a}{25}$=0.080a,n=4  r4=$\frac{2a}{35}$=0.057a,
由于R1,R2,R3≥$\overline{DM}$,这些粒子在绕过△DEF的顶点E时,将从磁场边界逸出,
只有n≥4的粒子能经多次碰撞绕过E、F、D点,最终回到S点.
由此结论及①、②两式可得与之相应的速度:vn=$\frac{qB}{m}$rn=$\frac{qB}{m}$$\frac{2a}{5(2n-1)}$   n=4、5、6、…④
这就是由S点发出的粒子与△DEF的三条边垂直碰撞并最终又回到S点时,其速度大小必须满足的条件.
(3)这些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frac{2πm}{qB}$…⑤
可见在B及$\frac{q}{m}$给定时T与v无关.粒子从S点出发最后回到S点的过程中,与△DEF的边碰撞次数愈少,
所经历的时间就愈少,所以应取n=4,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在边框DE的碰撞情况),此时粒子的速度为v4
由图可看出该粒子的轨迹包括3×13个半圆和3个圆心角为300°的圆弧,所需时间为:
t=3×13×$\frac{1}{2}$T+3×$\frac{5}{6}$T=22T…⑥
将⑤式代入得:t=$\frac{44πm}{qB}$…⑦
答:(1)带电粒子经时间$\frac{πm}{qB}$第一次与DE边相碰;
(2)带电粒子速度v的大小取值为$\frac{qB}{m}$$\frac{2a}{5(2n-1)}$   n=4、5、6、…时可使S点发出的粒子最终又回到S点;
(3)这些粒子中,回到S点所用的最短时间是$\frac{44πm}{q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粒子咋磁场中的运动,分析清楚粒子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几何特性及半径与长度的关系;本题的难点在于先挖掘出粒子能回到S点需要满足的隐含条件以及考虑到粒子最终又回到S点时的多解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V.额定电流约为0.5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和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kΩ
C.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4kΩ
D.电流表A1: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1Ω;
E.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6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l0Ω,额定电流为0.6A;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l5Ω,额定电流为1.0A;
H.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l50Ω,额定电流为1.0A;
I.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I/A0.000.120.210.290.340.380.420.450.470.490.50
U/V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B;电流表应选用E;滑动变阻器应选用G(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2)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导线,在下面的实物连接图1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左(填“左”或“右”)端.
(3)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U=0.80 V.
(4)在图3坐标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并简述该图线不是直线的主要原因灯丝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若将本题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0Ω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0.28(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