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AB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3)下面是该实验中的两个实验步骤: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没有记录两拉力的方向.
B中是没有说明要把结点拉至O点.
(4)如图是某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图,F 和F′中F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分析 (1)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
(2)在实验中使用一根弹簧秤拉细线与两根弹簧秤拉细线的作用效果要相同(即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本实验采用作合力与分力图示的方法来验证,两细线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但拉弹簧秤时必须保证与木板平面平行;
(3)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步骤答题;
(4)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理论值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实验值由实验即由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 解:(1)在本实验中要保证两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一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
(2)A、为方便记录拉力的大小与方向,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故A正确;
B、为减小实验误差,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故B正确;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某一值,并不是把其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故C错误;
D、为减小实验误差,拉力F1和F2的夹角要适当大些,并不是越大越好,故D错误,故选AB;
(3)A、实验时应记录拉力的大小与方向,由实验步骤可知,A中没有记录两拉力的方向,这是错误的;
B、为保证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两次实验应使橡皮条的形变量相同,应把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实验步骤B中没有说明把结点拉到O点,这是不正确的;
(4)F1、F2合力的理论值是指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值,而其实验值是指一个弹簧拉橡皮条时所测得的数值,由图示可知,F′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故答案为:(1)B;(2)AB;(3)A中是:没有记录两拉力的方向;B中是:没有说明要把结点拉至O点.(4)F.
点评 本实验采用是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实验中要保证一个合力与两个分力效果相同,结点O的位置必须相同,同时要明确实验原理和步骤,以及知道实验的注意事项.
A. |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
B. | 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 |
C. | 在弹性限度内,某一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的比值是常数 | |
D. | 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
A. | 从开始到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做功mgh | |
B. | 从幵始到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做功$mgh+\frac{3}{8}m{v^2}$ | |
C. | 在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功率等于$\frac{{\sqrt{3}}}{2}mgv$ | |
D. | 在绳与水平夹角为30°时,拉力功率大于$\frac{{\sqrt{3}}}{2}mgv$ |
A. | a孔插黑表笔 | |
B. | 测量前必须电阻调零,而且每测量一次电阻都要重新电阻调零 | |
C. | 用×10Ω挡测量时,指针指在刻度20~40的正中央,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300Ω | |
D. | 用×100Ω挡测量时,若指针偏转较小,应换用×1 kΩ挡 |
A. | 斜面C对物体A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 B. | 斜面C对物体A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 ||
C. | 细绳对物体A的作用力可能减小 | D. | 细绳对物体A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
A. | 前3s的位移是6m | B. | 3s末的速度是3.6m/s | ||
C. | 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 D. |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
A. | 导体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 | |
B. | 导体A端电势低于B端电势 | |
C. | 感应电荷在导体中心O点的场强为O | |
D. | 感应电荷在导体中心O点的场强大小为k$\frac{Q}{{R}^{2}}$ |
A. | 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 | |
B. | 太阳源源不断的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能量的来源就是太阳本身的核裂变 | |
C. | 原子的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 | |
D. |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原因在于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 |
E. | 氡222的半衰期为3.8天,则质量为4g的氡222经过7.6天还剩下1g的氡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