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某同学要测量一由新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导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形导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形导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 mA,内阻约50 Ω)

电流表A2(量程010 mA,内阻约30 Ω)

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10 kΩ)

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25 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 Ω,额定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 kΩ,额定电流0.5 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合理的测量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答案】

(1) 5.015??? (2) 4.700?? (3) 220? (4)如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甲所示可知,游标卡尺主尺示数为5cm

游标尺示数为3×0.05mm=0.15mm=0.015cm,游标卡尺示数为5cm+0.015cm=5.015cm

2)由图乙所示可知,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示数为4.5mm,游标尺示数为20.0×0.01mm=0.200mm,螺旋测微器示数为4.5mm+0.200mm=4.700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挡,由图丙所示可知,电阻阻值为22×10=220Ω

电源电动势为4V,故电压表应选V1,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约为,显然电流表应选A2;因待测电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应选外接法;为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分压式接法,为保证电路安全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R1电路图如图所示

考点:本题考查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多用电表的读数,伏安法测电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天津河西一模,9题)(1).(6分)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游标尺所在位置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

(2)(6分)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的步骤如下:

A.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定滑轮伸出桌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并把打点计时器连接到电源上。

C.把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并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且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D.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并跨过定滑轮,另一端悬挂一砝码盘,调整滑轮的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E.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F.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更换纸带,重复上面步骤。

G.根据纸带上打的点算出每次实验时小车的加速度,把每次实验时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记录在相应的纸带上。

   H.以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细线的拉力F(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为横坐标,建

     立坐标系,画出a-F图象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上述操作步骤中明显遗漏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画出的a-F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是直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6分)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根据老师提供的以下器材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原理图。

①电压表V(15V,I0k)

②电流表G(量程3.0 mA,内阻Rg=10

③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为0.5

④滑动变阻器(0~20,l0A)

⑤滑动变阻器 (0~100,1A)

⑥定值电阻=990

⑦开关S和导线若干

    (1)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填写器材编号)

(2)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测得以下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 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电源的内阻r=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