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
A. | M板电势一定高于N板的电势 | |
B. | 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 |
C. | 污水流动的速度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 |
D. | 电压表的示数U与污水流量Q成反比 |
分析 根据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从而得出正负离子的偏转方向,确定出前后表面电势的高低.最终离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根据平衡求出两极板间的电压,以及求出流量的大小.
解答 解:A、根据左手定则,知负离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向下,则向下偏转,N板带负电,M板带正电,则M板的电势比N板电势高.故A正确.
BC、最终离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平衡,有:qvB=q$\frac{U}{c}$,解得U=vBc,与离子浓度无关.故B错误,C正确.
D、v=$\frac{U}{Bc}$,则流量Q=vbc=$\frac{Ub}{B}$,则U=$\frac{BQ}{b}$,与污水流量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以及抓住离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平衡进行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经典力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描述的运动是( )
A. | 以300m/s飞行的子弹 | |
B. | 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 | |
C. | 以300km/h高速运行的列车 | |
D. | 以7.8km/s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一号” |
6.下列关于物理方法或物理学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使用了“月--地检验” | |
B. |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为解释地球磁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方向 | |
C. | 经典力学理论的成立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太阳或行星的引力场中,由爱因斯坦或牛顿的理论得出的引力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 |
D. | 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电流元”“元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
16.如图所示.绝缘支架上固定两金属板,金属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装置太大了,所以不能称为电容器 | |
B. | 两金属板构成电容器,充电后能够储存电荷 | |
C. | 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不能储存电场能 | |
D. | 因为装置没有带电,所以电容为零 |
3.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绝缘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里.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小球由轨道左端A无初速滑下,当小球滑至轨道最低点C时,给小球再施加一始终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小球能保持不变的速率滑过轨道右侧的D点.若轨道的两端等高,小球始终与轨道接触,重力加速度值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qB$\sqrt{2gR}$ | |
B. | 小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qB$\sqrt{2gR}$ | |
C. | 小球从C到D的过程中,外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 |
D. | 小球从C到D的过程中,外力F的功率逐渐增大 |
20.
某同学做“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弹簧的原长和劲度系数分别为( )

A. | 7.0cm,2.5N/m | B. | 7.0cm,250N/m | C. | 8.0cm,2.5N/m | D. | 8.0cm,250N/m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
B. | 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无关 | |
C. | 空气的相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 | |
D. | 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 |
E. | 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