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 |
B. | 卫星C的线速度大于物体A的线速度 | |
C. | 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在该点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 |
D. | 每天的某一时刻卫星B在A的正上方 |
分析 抓住周期相同,运用v=$\frac{2πr}{T}$,a=$\frac{4{π}^{2}r}{{T}^{2}}$比较线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A、AC的周期相同,根据a=$\frac{4{π}^{2}r}{{T}^{2}}$知,C的半径大,则C的加速度大.故A错误.
B、AC的周期相同,根据v=$\frac{2πr}{T}$知,C的半径大,则C的运行速度大.故B正确.
C、在P点,加速度a=$\frac{GM}{{r}^{2}}$,r相同,则加速度相等.故C错误.
D、A、B的周期相同,可能出现在每天的某一时刻卫星B在A的正上方.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周期相同,结合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与周期的关系进行比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甲、乙两个质点,分别做不同的圆周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线速度较大的质点,速度方向变化较快 | |
B. | 角速度较大的质点,速度方向变化较快 | |
C. | 向心加速度较大的质点,线速度方向变化较快 | |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
5.关于质点的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位移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 |
B. | 位移是矢量,方向从末位置指向初位置 | |
C. | 位移的正、不负代表大小,只代表方向 | |
D. | 一个物体的位移为0就没有方向了 |
9.关于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 |
B. | 两个电荷间的静电力,是通过电场产生的 | |
C. | 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 |
D. | 没有电荷的地方也可以有电场 |
19.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揭开了中国航天的崭新阶段.假如“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所处的轨道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它们在轨道上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当它们处于图甲所示的轨道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神舟八号”的运行速度比“天宫一号”的小 | |
B. | “神舟八号”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一号”的长 | |
C. | “神舟八号”适度加速后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 |
D. |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6.我国探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在P点从圆形轨道I进入椭圆轨道II,Q为轨道II上的近月点.下列关于“嫦娥三号”的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
A. | 在轨道I运动速度一定大于7.9km/s | |
B. | 在轨道Ⅱ上从Q到P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减小 | |
C. | 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P的速度 | |
D. | 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I上经过P的加速度 |
3.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B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A、QB,都用长为L的丝线悬挂在O点.静止时A、B相距为d.为使平衡时A、B间距离减为$\frac{d}{2}$,则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 )
A. | 将小球A、B的质量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 | |
B. | 将小球B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8倍 | |
C. | 将小球A、B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 |
D. | 将小球A、B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同时将小球B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8倍 |
4.如图,竖直向下的拉力F通过定滑轮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 |
B. | F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 |
C. | F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 |
D. | F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