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 .
(2)下列给出的材料中应选择 作为摆球与摆线,组成单摆.
A.木球
B.铁球
C.柔软不易伸长的丝线
D.粗棉线
(3)在测定单摆摆长时,下列的各项操作正确的是
A.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的悬点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
B.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上摆球直径
C.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半径
D.测出小球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
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小球的半径
(4)实验中,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值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n+1)次.
(2)下列给出的材料中应选择
A.木球
B.铁球
C.柔软不易伸长的丝线
D.粗棉线
(3)在测定单摆摆长时,下列的各项操作正确的是
A.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的悬点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
B.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上摆球直径
C.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半径
D.测出小球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
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小球的半径
(4)实验中,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值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n+1)次.
分析:(1)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推导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摆长是摆线长加球的半径;
(2)为减小误差,摆球应该选取体积小密度大的球,摆线选取不易伸长的丝线;
(3)根据实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选择操作正确的;
(4)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判断造成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
(2)为减小误差,摆球应该选取体积小密度大的球,摆线选取不易伸长的丝线;
(3)根据实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选择操作正确的;
(4)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判断造成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
解答:解:(1)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得:g=4π2
;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5mm,图中摆线长与小球直径的和为:88.20cm,则摆长为:88.20cm-
=87.20cm;
(2)为减小空气阻力与摆长变化对实验的影响,应选用密度大而体积小的球作为摆球,应选长度不易发生变化的线作为摆线,因此摆球应选B,摆线选C;
(3)单摆摆长等于摆球半径与摆线长度之和,应先测出摆球直径,然后把单摆悬挂好,再测出摆线长度,摆球半径与摆线长度之和是单摆摆长,故D正确;
(4)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得:g=4π2
;
A、由g=4π2
可知,重力加速度与摆球质量无关,故A错误;
B、由g=4π2
可知,重力加速度与振幅无关,故B错误;
C、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摆长偏小,由g=4π2
可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小,故C错误;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n+1)次,所测周期T偏小,由g=4π2
可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4π2
;87.20cm;(2)BC(3)D(4)D.
|
L |
T2 |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5mm,图中摆线长与小球直径的和为:88.20cm,则摆长为:88.20cm-
2.00 |
2 |
(2)为减小空气阻力与摆长变化对实验的影响,应选用密度大而体积小的球作为摆球,应选长度不易发生变化的线作为摆线,因此摆球应选B,摆线选C;
(3)单摆摆长等于摆球半径与摆线长度之和,应先测出摆球直径,然后把单摆悬挂好,再测出摆线长度,摆球半径与摆线长度之和是单摆摆长,故D正确;
(4)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
L |
T2 |
A、由g=4π2
L |
T2 |
B、由g=4π2
L |
T2 |
C、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摆长偏小,由g=4π2
L |
T2 |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n+1)次,所测周期T偏小,由g=4π2
L |
T2 |
故选:D.
故答案为:(1)4π2
L |
T2 |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误差分析,从实验原理出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