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与时间成正比的水平推力压在足够高而平整的竖直墙壁上,开始时物体的速度为零,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开始时F较小,所以支持力小,重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物体下滑,此时滑动摩擦力为
,当滑动摩擦力超过重力物体开始减速,最后静止,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判断物体运动情况以及摩擦力的变化。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计算以及分析方法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优学三步曲系列答案
名师导航系列答案
初中基础训练山东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初中知识与能力测试卷系列答案
课时检测卷系列答案
伴你成长作业本系列答案
洪文教育最新中考系列答案
榜上有名测评创新系列答案
蓉城学堂课前阅读系列答案
课内课外直通车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跟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静摩擦力只可能对物体做正功,不可能对物体做负功
D.滑动摩擦力既可能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能对物体做正功
在水平桌面M上放置一块正方形薄木板abcd,在木板的正中点放里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如图所示.先以木板的ad边为轴,将木板向上缓慢转动,使木板的ab边与桌面的夹角为
;再接着以木板的ab边为轴,将木板向上缓慢转动,使木板的ad边与桌面的夹角也为
(ab边与桌面的夹角
不变).在转动过程中木块在木板上没有滑动,则转动之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B.
C.
D.
如右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两物体
和
,其中上面的物体
质量为
,下面较大一点的物体
质量为
,且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并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再用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理想定滑轮(不计摩擦和质量)分别与两物体相连,并用水平恒力
拉定滑轮。为使两物体不发生相对滑动,力
最大不能超过 ( )
A.
B.
C.
D.
某同学分别用10N、30N、80N的力水平向左推一张重为100N的桌子,已知物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三种情况下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10N,30N,80N
B.10N,30N,30N
C.0,30N,80N
D.0,30N,30N
某同学用传感器来探究摩擦力,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②将一质量m="3.75" kg的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绳将木块和传感器连接起来;③沿水平方向拉传感器,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④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象。(g取10m/s
2
)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木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C.0~6 s内木块一直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8
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A质量为M,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当θ=37°时,木块恰能静止在斜面上.现将θ改为30°,在A与斜面间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圆柱体B,如图乙,sin37°=0.6,cos37°=0.8,则 ( )
A.A、B仍一定静止于斜面上
B.若M=4m,则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
mg
C.若M=2m,则A受到的摩擦力为
mg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推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如图示,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µ,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mg
B.mg+Fsinθ
C.µ(mg+Fsinθ)
D.Fcosθ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