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下列各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 | 做花样滑冰动作的运动员 | |
B. | 研究通过某一路标所用时间时的火车 | |
C. | 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 | |
D. | 正被运动员切削后旋转过网的乒乓球 |
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研究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动作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情况,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火车经过某一路标的时间与火车长度有关,故不能简化为质点;故B错误;
C、研究人造卫星的位置时,卫星的形状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
D、正被运动员切削后旋转过网的乒乓球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有旋转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O点,O点的正下方有一光滑的钉子P,把小球拉到与钉子P等高的位置,摆线被钉子挡住,如图所示,让小球从静止释放后向右摆动,当小球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线没有断),则( )
A. | 小球的角速度不变 | B. | 小球的线速度不变 | ||
C. |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增大 | D. | 悬线的拉力变大 |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以速度v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A点时撤去外力F,物体由A点继续向前滑行的过程中经过B点,则物体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摩擦力做功越多 | |
B. | 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摩擦力做功与v的大小无关 | |
C. | 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摩擦力做功越少 | |
D. | 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摩擦力做功与v的大小无关 |
13.图为“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b;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d;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1和△t2,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overline{a}$;
回答下列为题:
(1)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b、△t1,和△t2,表示为a=$\frac{{b}^{2}}{2d}(\frac{1}{△{t}_{2}^{2}}-\frac{1}{△{t}_{1}^{2}})$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BC
①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b;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d;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1和△t2,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overline{a}$;
回答下列为题:
(1)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b、△t1,和△t2,表示为a=$\frac{{b}^{2}}{2d}(\frac{1}{△{t}_{2}^{2}}-\frac{1}{△{t}_{1}^{2}})$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BC
A.增大遮光片宽度b | B.减小遮光片宽度b |
C.增大两光电门间距d | D.减小两光电门间距d |
20.新学期第一天,小韦回家后告诉妈妈:“我们上午7点20分上课,11点50分放学,一节课有40分钟;下午2点30分上课…”,在小韦的讲话里表示时间的是( )
A. | 7点20分 | B. | 11点50分 | C. | 40分钟 | D. | 2点30分 |
17.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的白转周期必须相同,若地球由于某种原因白转周期变为12小时,则此情况下的同步卫星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同步卫星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轨道半径变大,大小变为2倍 | B. | 轨道半径变小,大小变为$\frac{1}{2}$倍 | ||
C. | 轨道半径变大,大小变为2${\;}^{\frac{2}{3}}$倍 | D. | 轨道半径变小,大小变为($\frac{1}{2}$)${\;}^{\frac{2}{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