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匀强电场中,A、B、C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把电荷量q=﹣2×10﹣10C的点电荷由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功4.8×10﹣8J,再由B点移到C点,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4.8×10﹣8J,取B点的电势为零,
(1)求A点,C点的电势分别是多少?
(2)在图中过B点划出一条电场线,简单说明你是如何画出的.
【答案】
(1)解: A、B间电势差为
B、C间电势差为 又UAB=φA﹣φB,UBC=φB﹣φC,φB=0,得到 φA=﹣240V,φC=﹣240V
(2)解:根据(1)可知A、C两点的电势相等,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可知场强方向垂直AC向上.过B点作AC的垂线即为过B点的一条电场线.如图.
【解析】(1)根据电势差公式U= 分别求出A、B间,以及B、C间电势差,根据电势差等于电势之差,求解A点和C点的电势.(2)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而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判断场强的方向,画出电场线.
【题目】如图所示,t=0时,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并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 )
t/s | 0 | 2 | 4 | 6 |
v/(ms﹣1) | 0 | 8 | 12 | 8 |
A. 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B. 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D. 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
【题目】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 ,②W∝v,③W∝v2 .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1、v2、v3、v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 |
L | L1 | L1 | L3 | L4 | … |
v | v1 | v2 | v3 | v4 | … |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2 .
(1)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
(2)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