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0.5Ω)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
A.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为5kΩ
B.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0Ω
C.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Ω
D.电流表量程为3A,内阻约为0.01Ω
E.变阻器R1为(20Ω,3A)F.变阻器R2为(500Ω,0.2A)
G.开关、导线若干为了较准确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压表应该选
若根据实验测量数据画的U-I图,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如果将这个电池的正、负极短路,则短路电流为
A.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为5kΩ
B.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0Ω
C.电流表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Ω
D.电流表量程为3A,内阻约为0.01Ω
E.变阻器R1为(20Ω,3A)F.变阻器R2为(500Ω,0.2A)
G.开关、导线若干为了较准确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压表应该选
A
A
(填A或B);电流表应该选C
C
(填c或D);变阻器应该选E
E
(填E或F);实验电路图如图1应该选乙
乙
图(填“甲”或“乙”).若根据实验测量数据画的U-I图,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如果将这个电池的正、负极短路,则短路电流为
2.4
2.4
A_这个电池的内电阻为0.625
0.625
Ω.分析: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注意要使其指针偏转较大大些,最好在满量程的三分之二左右偏转,滑动变阻器在应用限流接法时要注意大于待测电阻阻值;甲图误差来自电压表的分流,乙图误差来自电流表的分压,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电路的选择.
在U-I图象中纵坐标的截距代表的是电源的电动势,直线的斜率代表的是电源的内阻的大小.结合数学知识求得U-I的解析式,然后令U=0得到I值为短路电流.
在U-I图象中纵坐标的截距代表的是电源的电动势,直线的斜率代表的是电源的内阻的大小.结合数学知识求得U-I的解析式,然后令U=0得到I值为短路电流.
解答:解:电源的电动势只有1.5V,而题目中只有3V和15V两种电压表,为了测量的准确,应选取A电压表;
由图2中的数据范围,测量的电流值在0-0.7A范围内,不足3A量程的
,故电流表应选取0-0.6A量程即C;
因电源电动势较小,为了便于操作和减小误差,滑动变阻选较小阻值,即E;
甲图误差来自电流表的分压,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为:E测=E真,r测=r真+RA,
利用甲电路虽然电动势的测量没有系统误差,但是所使用的电流表内阻和电源内阻相差不大,甚至比电源内阻大,这样导致内阻的测量误差很大,
因此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不采用甲电路.
乙图误差来自电压表的分流,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关系为:E测=
E真,r测=
因此利用乙电路所测结果也偏小,但是,由于电压表内阻Rv很大,测量结果接近真实值;故实验时一般选择乙电路.
结合数学知识得到U关于I的解析式为:U=-0.625I+1.50
令U=0,得:I=2.4A,即短路电流.
图象中的斜率表示电源的内阻,所以电源的内阻为r=
=0.625Ω,
故答案为:A;C;E;乙;2.4;0.625.
由图2中的数据范围,测量的电流值在0-0.7A范围内,不足3A量程的
1 |
3 |
因电源电动势较小,为了便于操作和减小误差,滑动变阻选较小阻值,即E;
甲图误差来自电流表的分压,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为:E测=E真,r测=r真+RA,
利用甲电路虽然电动势的测量没有系统误差,但是所使用的电流表内阻和电源内阻相差不大,甚至比电源内阻大,这样导致内阻的测量误差很大,
因此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不采用甲电路.
乙图误差来自电压表的分流,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关系为:E测=
RV |
RV+r真 |
RVr真 |
RV+r真 |
结合数学知识得到U关于I的解析式为:U=-0.625I+1.50
令U=0,得:I=2.4A,即短路电流.
图象中的斜率表示电源的内阻,所以电源的内阻为r=
1.50-1.0 |
0.80 |
故答案为:A;C;E;乙;2.4;0.625.
点评:电学实验一般以常见实验为载体考查实验中的接法、仪表的选择及数据的处理,误差分析等; 应注意保证实验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