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氡原子核了 | |
B. | 核反应${\;}_{92}^{235}$U+${\;}_{0}^{1}$n→${\;}_{56}^{141}$Ba+${\;}_{36}^{92}$Kr+mX 是若干核裂变反应中的一种,x是中子,m=3 | |
C. | 光是一种概率波 | |
D. |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
E. |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减小 |
分析 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子具有能量,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具有动量;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低能级)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高能级)时,要吸收能量,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总能量增加.
解答 解:A、半衰期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故A错误.
B、核反应${\;}_{92}^{235}$U+${\;}_{0}^{1}$n→${\;}_{56}^{141}$Ba+${\;}_{36}^{92}$Kr+mX 中,根据电荷数守恒,X不含质子,故一定是中子,根据质量数守恒,m=235+1-141-92=3;故B正确;
C、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光是一种概率波,故C正确;
D、光电效应说明光子具有能量,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具有动量,均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正确;
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增加,故E错误;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半衰期、核反应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波尔的原子模型等,知识点多,难度小,关键是记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有四条间距相等的水平虚线L1、L2、L3、L4,在L1与L2和L3与L4之间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1T,方向垂直于虚线所在平面向里.现有一矩形线圈abcd,宽度cd=L=0.5m,质量为0.1kg,电阻为2Ω,将其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cd边与L1重合),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1时刻cd边与L2重合,t2时刻ab边与L3重合,t3时刻ab边与L4重合,t2~t3之间图线为与t轴平行的直线,t1~t2之间和t3之后的图线均为倾斜直线,已知t1~t2的时间间隔为0.6s,整个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处于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 | 在0~t1时间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2.5C | |
B. | 线圈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8m/s | |
C. | 线圈的长度为2m | |
D. | 0~t3时间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4.2J |
9.如图,多匝线圈A与电键、滑动变阻器相连后接入M、N间的交流电源,B线圈与小灯泡L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L发光时,电路中发生了自感现象 | |
B. | L发光时,A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B线圈的输出功率 | |
C. | 只有在闭合电键瞬间,L才能发光 | |
D. | 若闭合电键后L不发光,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左移后,L可能会发光 |
7.“太极球”是近年来在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A、B、C、D位置时球与板无相对运动趋势.A为圆周的最高点,C为最低点,B、D与圆心O等高,则从D到A过程( )
A. | 健身者对“太极球”做正功 | B. | “太极球”的机械能守恒 | ||
C. | “太极球”的重力势能增加 | D. | 合外力对“太极球”做正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