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发声体在振动时,一定会产生声波 | |
B. | 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 |
C. | 波动的过程是介质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 |
D. | 波动的过程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及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
分析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所以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1、有机械振动,2、有传播的介质.
解答 解:A、发声体如果在真空中振动,则不能产生声波;故A错误;
B、波源停止振动,能量可以在介质中继续传播;故B错误;
C、质点并不随波向前传播;而是在它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故C错误;
D、波动的过程是质点的振动形式及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知道机械波的产生条件,以及知道振动和波动的联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如图所示为质点P、Q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线.表示质点P的图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表示质点Q的图线是双曲线.由图线可知( )
A. | 质点P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 B. | 质点P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 ||
C. | 质点Q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 D. | 质点Q的周期大小不变 |
8.假设将来人类登上了火星,考察完毕后,乘坐一艘宇宙飞 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有关这艘飞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 | |
B. | 飞船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 | |
C. | 飞船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 |
D. | 飞船绕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跟飞船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绕地球以与轨道Ⅰ同样的轨道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 |
2.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重力加速度取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81.7;②0.0122.
(2)以n为横坐标,$\frac{1}{k}$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frac{1}{k}$ n图象.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frac{1.67×1{0}^{3}}{n}$N/m.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81.7;②0.0122.
P1 | P2 | P3 | P4 | P5 | P6 | |
x0(cm) | 2.04 | 4.06 | 6.06 | 8.05 | 10.03 | 12.01 |
x(cm) | 2.64 | 5.26 | 7.81 | 10.30 | 12.93 | 15.41 |
n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k(N/m) | 163 | ① | 56.0 | 43.6 | 33.8 | 28.8 |
$\frac{1}{k}$(m/N) | 0.0061 | ② | 0.0179 | 0.0229 | 0.0296 | 0.0347 |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frac{1.67×1{0}^{3}}{n}$N/m.
7.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中,由于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其运动轨道半径会逐渐减小,在此进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线速度减小,周期增大,角速度减小 | B. | 线速度减小,周期减小,角速度减小 | ||
C. | 线速度增大,周期增大,角速度增大 | D. | 线速度增大,周期减小,角速度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