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一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有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由图可判断该物体( )A. | 质量为1kg | B. | 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7N | ||
C. | 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7N | D. |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力F与加速度a的函数关系,然后结合图象得出相关信息即可求解.
解答 解:对物体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
解得:a=$\frac{F}{m}-μg$,由a与F图线,得到
0.5=$\frac{7}{m}-μg$,
4=$\frac{14}{m}-μg$
解得:m=2Kg,μ=0.3,故A错误,D正确.
故a=0时,F为7N,即最大静摩擦力为7N,故B正确.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μmg=0.3×20N=6N,故C错误.
故选:BD.
点评 本题关键是对滑块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出加速度与推力F的关系式,最后结合a与F关系图象得到待求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按照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R=10Ω,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图2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R=$\sqrt{2}$cos100πt | |
B. | 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R=$\sqrt{2}$sin50πt | |
C. | R两端的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R=10$\sqrt{2}$cos100πt | |
D. | R两端的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R=5$\sqrt{2}$cos50πt |
6.如图所示,物体G用两根绳子悬挂.开始时绳OA水平,现将两绳同时顺时针转过90°,且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α不变(α>90°),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旋转过程中,设绳OA的拉力为F1,绳OB的拉力为F2,则( )
A. | F1先减小后增大 | B. | F1先增大后减小 | C. | F2逐渐减小 | D. | F2最终变为零 |
16.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MN和M′N′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边界的宽度为S,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现让金属线框由距MN的某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落,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的v-t图象(其中OA、BC、DE相互平行).已知金属线框的边长为L(L<S)、质量为m,电阻为R,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图象中坐标轴上所标出的字母v1、v2、t1、t2、t3、t4均为已知量.(下落过程中bc边始终水平)根据题中所给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是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瞬间,t4是线框全部离开磁场瞬间 | |
B. | 从bc边进入磁场起一直到ad边离开磁场为止,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2mgS | |
C. | V1的大小可能为$\frac{mgR}{{B}^{2}{L}^{2}}$ | |
D. | 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流经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比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流经框横截面的电荷量多 |
3.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 )
A. | b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光的光子能量 | |
B. | 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 | |
C. | 在水中传播时,a光较b光的速度小 | |
D. | 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 |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定值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总阻值为R2,D为二级管,具有单项导电性,置于真空中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处在电容器中的油滴P恰好静止不动,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位置.现在要使油滴P向上加速运动,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 | |
B. | 增大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的距离 | |
C. | 增大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 | |
D. | 减小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