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12月6日“嫦娥三号”由地月转移轨道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12月10日成功变轨到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12月14日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成功实现登月.则关于“嫦娥三号”登月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嫦娥三号”由地月转移轨道需要减速才能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 | |
B. | “嫦娥三号”在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各点的速度都大于其在100公里圆轨道上的速度 | |
C. | “嫦娥三号”在100公里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其在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 |
D. | 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过程中,“嫦娥三号”处于失重状态 |
分析 根据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的关系,结合嫦娥三号的变轨确定其加速还是减速.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比较周期的大小.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过程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
解答 解:A、“嫦娥三号”由地月转移轨道进入100公里的环月轨道,需减速,使得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故A正确.
B、“嫦娥三号”在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上的远月点速度小于100公里圆轨道的速度,因为在100公里的圆轨道需减速,使得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故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frac{{r}^{3}}{{T}^{2}}$=k知,100公里的圆轨道半径大于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则“嫦娥三号”在100公里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其在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故C错误.
D、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过程“嫦娥三号”有减速下降的阶段,此时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卫星变轨的原理,当提供万有引力不够所需的向心力,做离心运动,当提供的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做近心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立于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自弹簧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则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 |
B. | 小球接触弹簧的瞬间速度达到最大值 | |
C. | 由于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负功,所以弹性势能一直减小 | |
D. | 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17.静止的镭原子核${\;}_{88}^{228}$Ra经一次α衰变后变成一个新核Ra,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衰变方程为${\;}_{88}^{228}$Ra→${\;}_{86}^{224}$Rn+${\;}_{2}^{4}$He | |
B. | 若该元素的半衰期为T,则经过2T的时间,2kg的${\;}_{88}^{228}$Ra中有1.5kg已经发生了衰变 | |
C. | 随着该元素样品的不断衰变,剩下未衰变的原子核${\;}_{88}^{228}$Ra越来越少,其半衰期也变短 | |
D. | 若把该元素放到密闭容器中,则可以减慢它的衰变速度 | |
E. | 该元素的半衰期不会随它所处的物理环境、化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
7.如图所示,AB为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的最低点,环半径为R,一个小球从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只要v0足够大,小球就可以击中B点 | |
B. | 即使v0取值不同,小球掉到环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也相同 | |
C. | 小球掉到环上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环的圆心 | |
D. | 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半圆环 |
14.如图甲所示.细线下悬挂一个除去了柱塞的注射器.注射器可在竖直面内摆动.且在摆动过程中能持续向下流出一细束墨水.沿着与注射器摆动平面垂直的方向匀速拖动一张硬纸板,摆动的注射器流出的墨水在硬纸板上形成了如图乙所示的曲线.注射器喷嘴到硬纸板的距离很小.开始时注射器中装满墨水,最终墨水全都流尽.若按图乙所示建立xOy′坐标系,则硬纸板上的墨迹所呈现的图样可视为注射器振动的图象.关于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轴表示拖动硬纸板的速度 | |
B. | y轴表示注射器离最低点的高度 | |
C. | 注射器振动的周期先变大后变小 | |
D. | 匀速拖动硬纸板移动距离L的时间等于注射器挥动的周期 |
12.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A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水平固定,细线跨过定滑轮与滑块A、重锤B相连.将细线拉直,测出B离地面的高度h,将重锤从h高处静止释放,B落地后,测出A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x;改变B释放高度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若测得A的质量mA=3kg,B的质量mB=1kg,A和B间细线的长度L=112.0cm,木板的长度l=98.0cm,要达到实验目的,以上四个量中没有必要测量的是L、l(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图2中作出x随h变化的图象.
(3)由图象并结合(1)中所测数值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h/cm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x/cm | 14.7 | 22.4 | 30.3 | 37.6 | 44.9 | 52.4 |
(2)图2中作出x随h变化的图象.
(3)由图象并结合(1)中所测数值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