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 | 由加速度的定义a=$\frac{△v}{△t}$,当△t非常小,$\frac{△v}{△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 |
B. |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 |
C.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 |
D.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
分析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方法,如理想实验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
解答 解:A、根据速度定义式$v=\frac{△x}{△t}$,当△t非常非常小时,$\frac{△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A错误.
B、研究多个变量时,应控制一些不变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错误.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故C正确.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用物理方法的掌握,我们要清楚一些物理概念的形成和定义方法和研究物理问题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如图所示,“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83秒后精准进入轨道.从“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到与“天宫一号”对接,大约耗时2天.此后飞船绕地球稳定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5时58分10秒表示时间间隔 | |
B. | “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过程中位移大小始终小于路程 | |
C. | 2天表示时刻 | |
D. | 研究“神舟八号”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
4.一汽车在恒定牵引力下由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启动,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 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 B. | 先匀加速,后减速 | ||
C. | 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匀速 | D. | 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
1.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 |
B. | 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 |
C. | 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 |
D. | 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
19.用声纳(水下超声波定位仪)可以搜索水下的目标,在声纳显示屏上一格长度代表101s,今显示屏上发射波和反射波相隔6格,则声纳与目标间的距离大约是( )
A. | 5km | B. | 10km | C. | 20km | D. | 40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