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3/21/0e3fcd34.png)
BCD
BCD
A.借助显微装置,可以直接观察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就是例证
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只有单晶体才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则表现为各向同性
E.随着低温技术的进步,新型的制冷设备可以使温度降低到-300℃以下
(2)我校校园树木遭遇病虫害,后勤部门购回一台喷雾器喷洒药液.喷雾器的工作原理如简图:贮液筒连同连接管的总容积为7.5L,与贮液筒连接的是活塞式打气筒,打气筒活塞每循环工作一次,能向贮液筒内压入1atm的空气300mL.现打开贮液筒,装入6L的药液后再封闭,设周围大气压恒为1atm.求:
(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贮液筒内药液上方的气体压强达到4atm,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几次?
(2)若当时气温为17℃,喷洒药液时,周围气温为37℃,打开喷嘴,喷洒药液,直至贮液筒内外气压相同,则此时贮液筒内还剩有多少升药液?
分析:(1)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用显微装置,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温度不可能降到-273℃.
(2)(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打气筒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求解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的次数;
(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出打开喷嘴喷洒药液,直至贮液筒内外气压相同时气筒内气体的体积,即可求出此时贮液筒内还剩有多少升药液.
(2)(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打气筒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求解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的次数;
(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出打开喷嘴喷洒药液,直至贮液筒内外气压相同时气筒内气体的体积,即可求出此时贮液筒内还剩有多少升药液.
解答:解:(1)A、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借助显微装置,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故B正确.
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正确.
D、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则表现为各向同性.故D正确.
E、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得知:温度不可能降到-273℃.故E错误.
故选BCD
(2)①设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n次.
初态:P1=1atm,V1=(1.5+0.3n)L
末态:P2=4atm,V2=1.5L
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得
(1.5+0.3n)×1=4×1.5
解得 n=
=15次
②以①中末态为后续的初态
P1=4atm V1=1.5L T1=290K
P2=1atm V2=?T2=310K
由气态方程
=
得 V2=
=
=6.4L
△V=7.5-6.4=1.1L
答:(1)BCD;
(2)(1)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15次;
(2)此时贮液筒内还剩有1.1L升药液.
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故B正确.
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正确.
D、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则表现为各向同性.故D正确.
E、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得知:温度不可能降到-273℃.故E错误.
故选BCD
(2)①设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n次.
初态:P1=1atm,V1=(1.5+0.3n)L
末态:P2=4atm,V2=1.5L
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得
(1.5+0.3n)×1=4×1.5
解得 n=
6-1.5 |
0.3 |
②以①中末态为后续的初态
P1=4atm V1=1.5L T1=290K
P2=1atm V2=?T2=310K
由气态方程
P1V1 |
T 1 |
P2V2 |
T2 |
得 V2=
P1V1T2 |
P2T1 |
4×1.5×310 |
1×290 |
△V=7.5-6.4=1.1L
答:(1)BCD;
(2)(1)打气筒活塞需要循环工作15次;
(2)此时贮液筒内还剩有1.1L升药液.
点评:第1题只要掌握布朗运动、分子力、热力学第三定律等等热力学基本知识,就可以轻松解答;第2题是打气问题,要选择好研究对象,根据气态方程研究.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