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的电压恒为U=12V,电阻R1=1ΩR2=2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Ω,滑片P处于中间位置,则(

A.R1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B.通过R1的电流为3A

C.若向下移动P,电源输出功率增大D.若向上移动P,电压表读数将变小

【答案】BD

【解析】

对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等于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电流的倒数之比,据此进行分析。

A选项,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可知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2:1,根据

,可知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1,选项A错误;

B选项,设通过的电流为I,则副线圈的电流为0.5I,初级电压

根据匝数比可知次级电压为

解得

选项B正确;

CD选项,若向下移动P,则的电阻增大,次级电流变小初级电流也变小,根据可知电源输出功率变小,电阻的电压变小,变压器输入电压变大,次级电压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则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课外兴趣小组在一次拆装晶体管收音机的过程中,发现一只发光二极管,同学们决定测绘这只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由于不能准确知道二极管的正负极,同学们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对其进行侧量,当红表笔接A端、黑表笔同时接B端时,指针几乎不偏转,则可以判断二极管的正极是_______

(2)选用下列器材设计电路并测绘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准确测出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二极管Rx

B.电源电压E4V(内电阻可以忽略)

C.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为r10.5Ω)

D.电流表A2(量程00.5A,内阻为r21Ω)

E.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2500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

C.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0Ω)

H.定值电阻R3

I.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限器应选___________(填“F”或“G),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_______(填写好仪器符号)

(3)假设接入电路中电表的读数:电流表A1读数为I1,电流表A2读数为I2,则二极管两瑞电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4)同学们用实验方法测得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一系列数据,并作出IU曲线如图乙所示。

(5)若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压为2.5V,现用5.0V的稳压电源(不计内限)供电,则需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限R才能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请根据所画出的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分析,申联的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题目】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上,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动滑轮上可挂钩码,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

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______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测量木板(含遮光条)的质量,测量两遮光条间的距离,按图甲正确连接器材。

将木板左端与轨道左端对齐。由静止释放木板,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及遮光条先后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则可以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和合外力对木板做的功;

加挂钩码,重复的操作,建立木板速度和细线拉力对木板做的功的相关图像,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根据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回答下列问题:

由静止释放木板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果将钩码的个数成倍增加,细线拉力对木板做的功_______(填“会”或“不会”)成倍增加;

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结果时,应该建立_______(填“”“”或“”)图像,如果得到的图像是线性变化的,则说明实验探究成功,此时图像的斜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