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 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纸带上每两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丙)中的A图线,另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出了如图(丙)中的B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②B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
 
精英家教网
分析: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x=at2去求解加速度.
实验问题需要结合物理规律去解决.对于实验我们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为什么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等.
根据该实验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1)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1个点,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4s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x=at2
a=
 xBC-xAB
T2
=
0.0670-0.0619
(0.04)2
=3.2m/s2
(2)①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绳子拉力为F,以钩码为研究对象得:
   mg-F=ma
以小车为研究对象F=Ma
解得:a=
mg
M+m

故:F=Ma=
mg
1+
m
M

要物体M的加速度a正比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g.
 m
M
为0,即不随m的增大而变化,所以必有m<<M,
如果不满足m<<M时,随m的增大物体的加速度a逐渐减小.故图象弯曲的原因是:未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②B图纵轴的截距大于0,说明在无拉力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大于0,即在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故选D.
故答案为:(1)3.2;(2)①未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②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点评:能够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其中平衡摩擦力的原因以及做法在实验中应当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中(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L1=3.07cm,L2=12.38cm,L3=27.87cm,L4=49.62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2)①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它们的读数值依次是
 
mm、
 
A、
 
V.
精英家教网
②已知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0Ω,电流表内阻约几欧,电压表内阻约20kΩ,电源为干电池(不宜在长时间、大功率状况下使用),电源电动势E=4.5V,内阻较小.则以下电路图中,
 
(选填字母代号)电路为本次实验应当采用的最佳电路,但用此最佳电路测量的金属丝电阻仍然会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精英家教网
③若已知实验所用的电流表内阻的准确值RA=2.0Ω,那么测量金属丝电阻Rx的最佳电路应是图中的
 
电路(选填字母代号).此时测得电流为I、电压为U,则金属丝电阻Rx=
 
( 用题中字母代号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