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的滑轮,它可以绕垂直于纸面的光滑固定水平轴O转动,轮上绕有轻质柔软细线,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3m的重物,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在竖直平面内有间距为L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PQ、EF,在QF之间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其余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o的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开始时金属杆置于导轨下端QF处,将重物由静止释放,当重物下降h时恰好达到稳定速度而匀速下降.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忽略所有摩擦,求:
(1)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v;
(2)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对的过程中,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QR;
(3)若将重物下降h时的时刻记作t=0,从此时刻起,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若此后金属杆中恰好不产生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怎样随时间t变化(写出B与t的关系式).
(1)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v;
(2)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对的过程中,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QR;
(3)若将重物下降h时的时刻记作t=0,从此时刻起,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若此后金属杆中恰好不产生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怎样随时间t变化(写出B与t的关系式).
分析:(1)重物匀速下降时,金属杆匀速上升,受力平衡.推导出安培力,由平衡条件列式求出速度v.
(2)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杆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重物的动能及整个回路的内能,根据能量守恒求出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关系,求出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QR;
(3)当回路中总磁通量不变时,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棒将导轨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磁通量不变,列式求B与t的关系式.
(2)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杆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重物的动能及整个回路的内能,根据能量守恒求出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关系,求出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QR;
(3)当回路中总磁通量不变时,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棒将导轨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磁通量不变,列式求B与t的关系式.
解答:解:(1)重物匀速下降时,金属杆匀速上升,受力平衡.
此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0Lv,
则棒所受的安培力 F安=B0IL=B0L
=
对整体有:3mg=mg+F安,
联立解得 v=
(2)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
3mgh=mgh+
(m+3m)v2+Q总
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QR=
Q总
由以上式子解得,QR=
[2mgh-
]
(3)当回路中总磁通量不变时,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金属棒将导轨做匀加速运动.
则有
3mg-mg=(3m+m)a
B0Lh=BL(h+vt+
at2)
解得 B=
答:
(1)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v是
;
(2)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对的过程中,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QR是
[2mgh-
].
(3)金属杆中恰好不产生感应电流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是 B=
.
此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0Lv,
则棒所受的安培力 F安=B0IL=B0L
B0Lv |
R+r |
| ||
R+r |
对整体有:3mg=mg+F安,
联立解得 v=
2mg(R+r) | ||
|
(2)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
3mgh=mgh+
1 |
2 |
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QR=
R |
R+r |
由以上式子解得,QR=
R |
R+r |
8m3g2(R+r)2 | ||
|
(3)当回路中总磁通量不变时,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金属棒将导轨做匀加速运动.
则有
3mg-mg=(3m+m)a
B0Lh=BL(h+vt+
1 |
2 |
解得 B=
4
| ||||
4
|
答:
(1)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v是
2mg(R+r) | ||
|
(2)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对的过程中,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QR是
R |
R+r |
8m3g2(R+r)2 | ||
|
(3)金属杆中恰好不产生感应电流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是 B=
4
| ||||
4
|
点评:本题分别从力和能量两个角度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关键是计算安培力和分析能量如何变化,以及把握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a. 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V2(△V2= V 2-V 02),填入下表:
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kg,结合图象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N
b.若该同学通过计算发现小车所受合外力小于测力计读数,明显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实验操作中改进的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