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在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把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静电计相连接后,给电容器带上一定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偏转指示出电容器间的电势差,实验进行如下操作:①使电荷量Q、正对面积S一定,增大两板间的距离d,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
②使电荷量Q、两极板间距离d一定,并保持B极板不动,将A板向上移一些,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根据$c=\frac{Q}{U}$,则实验表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随其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面积的减少而减小.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
分析 根据各量的变化,结合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大小,从而得出U的变化,分析求得C的变化;
因要研究的C的决定因素涉及相对面积,距离,电介质.要研究每一个要素的影响,须让其它的量不变,即为控制变量法.
解答 解:①因Q,S不变,增大d,由于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变大,又由C=$\frac{Q}{U}$,则C变小;
因Q,d,不变,S变小,由于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变大,又由C=$\frac{Q}{U}$,则C变小;
由上分析可知,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随其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面积的减小而减小;
②研究每一个要素的影响,须让其它的量不变为: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①减小,减小; ②控制变量法.
点评 考查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因素,明确其决定式.会分析各量的变化,并掌握电容的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交流电源输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交变电流的频率为2Hz | B. | 交变电流的周期为2s | ||
C. | 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为220$\sqrt{2}$V | D. | 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20$\sqrt{2}$V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电流 | |
B. | 电流的方向,它量一个矢量 | |
C. |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 |
D. | 任何物体,只要其两端电势差不为零,就有电流存在 |
19.一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0,在玻璃中的波长为λ,波速为v,玻璃对这种色光的折射率为n,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此光从玻璃射向真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 )
A. | sinC=$\frac{λ}{{λ}_{0}}$ | B. | sinC=$\frac{{λ}_{0}}{λ}$ | C. | sinC=n | D. | sinC=$\frac{c}{v}$ |
6.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他们应选用图1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A
(2)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半导体材料(选填“金属”、“半导体”);
(3)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线状元件Z的直径如图2所示,则元件Z的直径是1.990mm;
(4)把元件Z接入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可求得电池的电动势为E=4V,内阻为r=0.4Ω.
(1)他们应选用图1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A
(2)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表所示.
U/V | 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50 | 1.60 |
I/A | 0 | 0.20 | 0.45 | 0.80 | 1.25 | 1.80 | 2.80 | 3.20 |
(3)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线状元件Z的直径如图2所示,则元件Z的直径是1.990mm;
(4)把元件Z接入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可求得电池的电动势为E=4V,内阻为r=0.4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