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如图12所示是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O、A、B、C为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记下的记数点,则打下B点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已知纸带的左端与物体相连,则物体做的,加速度为
m/s
2
。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0.5 2
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求出B点速度
,由
可求出加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暑假1本通系列答案
新课标新思维新题型快乐学习暑假云南科技出版社系列答案
桂壮红皮书假期生活暑假作业河北人民出版社系列答案
智趣暑假温故知新年度总复习云南科技出版社系列答案
欣语文化快乐衔接云南科技出版社系列答案
暑假作业龙门书局系列答案
赢在暑假期末冲刺王云南科技出版社系列答案
实验班提优训练暑假衔接版系列答案
快乐暑假江苏人民出版社系列答案
期末暑假衔接快乐驿站假期作业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所,(1)在实验前应( )
① 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
② 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 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③ 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④ 测出平抛小球的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图中数据,求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 , B点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m/s。 (取g=10 m/s
2
)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1)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
.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 + 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3)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秒表测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
______________
s。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
2
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k表示)若根据所得数据连成的直线的延长线没过坐标原点,而是与纵轴的正半轴相交于一点,则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误是
,因此失误,由图象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的g
(
偏大,偏小,无影响)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
=1.25厘米,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各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闪光频率是1
赫兹。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
0
=2
。(取g=10m/s
2
)
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
(1)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上不同位置释放,作平抛运动后落在同水平面上,则各次相比不相同的是( )
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B.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
C.小球的平抛运动时间
D.平抛过程中,小球通过相同水平位移所用的时间
(2)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3)某同学在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时,忘记记下抛出点的位置,图中的A点为小球运动一段时间的位置,他便以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坐标轴,得到如图所示的轨迹图象,试根据图象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
=
m/s和抛出点O的坐标
(以cm为单位,g=10m/s
2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低压的交流电源上(频率为f),从实验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与起始点O的距离为s
0
,点A、C间的距离为s
1
,点C、E间的距离为s
2
。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从起始点O开始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
p
=____________,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
k
=____________。
(2)根据题设条件,还可利用重锤下落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经过计算可知,测量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要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
2
=________m/s.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__m/s
2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乙所示,是用DIS实验系统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
①为了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在实验测量前,还需要对实验装置作必要的调整,请你写出该如何调整:
。
②如果钩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会无限制地增加吗?
请简要回答理由和结论: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
2
,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J.(取3位有效数字)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