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加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力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 )
A.棒的机械能增加量 | B.棒的动能增加量 |
C.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 | D.电阻R上放出的热量 |
A
解析试题分析:棒受重力G、拉力F和安培力的作用.由动能定理:
,得
,即力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故A正确.由动能定理,动能增量等于合力的功.合力的功等于力F做的功、安培力的功与重力的功代数和.故B错误.棒克服重力做功等于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故C错误.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电阻R上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
考点: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如图所示。如果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物块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
A.mgh,增加mg(H+h) | B.mgh,减少mg(H—h) |
C.—mgh,增加mg(H—h) | D.—mgh,减少mg(H+h) |
跳水项目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之一,在高台跳水比赛中,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
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PQ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bc刚好运动到匀强磁场PQ边界的v―t图象,图中数据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线框刚进人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方向 |
B.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
C.金属线框在0~t3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 |
D.MN和PQ之间的距离为![]() |
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有四条间距相等的水平虚线L1、L2、L3、L4,在L1L2之间和L3L4之间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大小均为1T,方向垂直于虚线所在平面。现有一矩形线圈abcd,宽度cd=L=0.5m,质量为0.1kg,电阻为2Ω,将其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cd边与L1重合),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1时刻cd边与L2重合,t2时刻ab边与L3重合,t3时刻ab边与L4重合,已知t1~t2的时间间隔为0.6s,整个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处于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A.在0~t1时间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0.25C |
B.线圈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m/s |
C.线圈的长度为1m |
D.0~t3时间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4.2J |
2012年9月16日,首届矮寨国际低空跳伞节在湖南吉首市矮寨大桥拉开帷幕。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42名跳伞运动员在矮寨大桥上奉献了一场惊险刺激的低空跳伞极限运动表演.他们从离地350米高的桥面一跃而下,实现了自然奇观与极限运动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假设质量为m的跳伞运动员,由静止开始下落,在打开伞之前受恒定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在运动员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
B.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
C.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恰能滑行到斜面顶端.设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斜面的高度h和底边长度x可独立调节(斜边长随之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增大m,物块仍能滑到斜面顶端 |
B.若增大h,物块不能滑到斜面顶端,但上滑最大高度一定增大 |
C.若增大x,物块不能滑到斜面顶端,但滑行水平距离一定增大 |
D.若再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物块一定从斜面顶端滑出 |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圆弧轨道ABC,竖直放置时A与圆心等高,B为最低点。现将一物块从A处无初速度释放,恰好能运动到C静止。下列方案中可能使物块返回到A点的是( )
A.给物块一个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初速度 |
B.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一段时间后再撤去 |
C.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使物块缓慢回到A点 |
D.用始终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力使物块缓慢回到A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