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4/171/c1a22200.png)
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平均速度
专题:实验题
分析:通过纸带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的变化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位移和时间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纸带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因此纸带匀速运动时,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所以A、C纸带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
B纸带相邻两点间距离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因此B纸带是越来越快地通过打点计时器的;
D纸带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说明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因此D纸带是开始越来越快,后来又越来越慢.
因为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则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A点到B点有两段时间间隔,所以时间为0.04 s,位移为0.27 m,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
=
m/s=6.75m/s
BC段的位移为22 cm,即0.22 m,所用时间为0.02 s,则平均速度
=
=
=11m/s.
AD段的位移为63 cm,即0.63 m,所用时间为0.08 s,则平均速度
=
=
m/s=7.88m/s.
故答案为:AC;B;D;0.04;0.27;6.75;11; 7.88
B纸带相邻两点间距离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因此B纸带是越来越快地通过打点计时器的;
D纸带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说明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因此D纸带是开始越来越快,后来又越来越慢.
因为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则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A点到B点有两段时间间隔,所以时间为0.04 s,位移为0.27 m,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 |
v |
△x |
△t |
0.27 |
0.04 |
BC段的位移为22 cm,即0.22 m,所用时间为0.02 s,则平均速度
. |
v |
△x |
△t |
0.22 |
0.02 |
AD段的位移为63 cm,即0.63 m,所用时间为0.08 s,则平均速度
. |
v |
△x |
△t |
0.63 |
0.08 |
故答案为:AC;B;D;0.04;0.27;6.75;11; 7.88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通过纸带点迹间的距离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以及掌握平均速度的求法,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低压交流电 | B、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 | C、纸带上的点记录了时间和位移 | D、如果纸带上打下n个点,则记录的时间是0.02n s |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a、b两个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0s,则从a至b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约为(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7/219/ca60aa96.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7/219/ca60aa96.png)
A、0.27m/s | B、0.37m/s | C、1.35m/s | D、1.85m/s |
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带上的打点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较大 |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