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线、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片等.(1)该同学在实验桌上安装好所需的器材后(如图1所示)准备进行实验,下面操作必须要的是B
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那端适当垫高,以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
B.调节拉小车的细线试使细线与长木板板面平行
C.拉小车运动的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2)该同学在得到的纸带上选取七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2所示,图中s1=4.81cm,s2=5.29cm,s3=5.76cm,s4=6.25cm,s5=6.71cm,s6=7.21cm.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则加速度的大小为0.4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2)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运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注意有效数字的标量.
解答 解:(1)A、该实验不需要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因研究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只要小车受到作用力恒定即可,故A错误;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保证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不变,故B正确;
C、该实验不需要知道小车的合力,即不需要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故C错误;
D、实验时,不能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故D错误;
故选:B.
(2)s1=4.81cm=0.0481m,s2=5.29cm=0.0529m,s3=5.76cm=0.0576m,
s4=6.25cm=0.0625m,s5=6.71cm=0.0671m,s6=7.21cm=0.0721m.
根据a1=$\frac{{s}_{4}-{s}_{1}}{3{T}^{2}}$,a2=$\frac{{s}_{5}-{s}_{2}}{3{T}^{2}}$,a3=$\frac{{s}_{6}-{s}_{3}}{3{T}^{2}}$
得加速度大小为:
a=$\frac{{a}_{1}+{a}_{2}+{a}_{3}}{3}$=$\frac{{s}_{4}+{s}_{5}+{s}_{6}-{s}_{1}-{s}_{2}-{s}_{3}}{9{T}^{2}}$
=$\frac{0.0625+0.0671+0.0721-0.0481-0.0529-0.0576}{9×0.{1}^{2}}$ m/s2
=0.48 m/s2.
故答案为:(1)B;(2)0.48.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A. | z轴正方向的磁场 | B. | y轴负方向的磁场 | C. | z轴正方向的电场 | D. | y轴负方向的电场 |
A. | 绳子的拉力对球不做功 | B. | 绳子的拉力对球做功πRF | ||
C. | 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 | D. | 摩擦力对物体做功-μmgRπ |
A. |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吸收光子,其核外电子从离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增加 | |
B. | 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 |
C. | 2克某放射性样品经过一个半衰期后用天平再次测量该样品,质量为1克 | |
D. | 若用某一强度的绿光恰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用更低强度的紫光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A. | A图中无光电子射出 | |
B. | B图中光电子到达金属板时的动能大小为1.5eV | |
C. | C图中的光电子能到达金属网 | |
D. | D图中光电子到达金属板时的最大动能为3.5eV |
A. | 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后向正方向运动 | |
B. | t2时刻,二者共速并再次处于同一位置 | |
C. | 0~t1时间内,两者距离越来越远,t1时刻相距最远 | |
D. | 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
A. | 在测量电阻时,更换倍率后必须重新进行调零 | |
B. | 在测量电流时,更换量程后必须重新进行调零 | |
C. | 在测量未知电阻时,必须先选择倍率最大挡进行试测 | |
D. | 在测量未知电流时,必须先选择电流最大量程进行试测 |
A. | 此时硅光电池的内阻为12.5Ω | B. | 此时硅光电池的输出功率为 0.2W | ||
C. | 此时硅光电池的总功率为 0.72W | D. | 此时硅光电池的输出效率为 40% |